论书表
论书表
虞龢

论书表

虞龢  

南朝宋虞龢著。1卷,叙二王书事,搜访名迹情形及所得字数,编次二王、羊欣等人书事,另有文房用具的使用等等,内容丰富,其中所记王羲之为老妪书扇、《道德经》换鹅、掣笔不脱等遗闻佚事,成为书林佳话,久为传颂。有《法书要录》本、《墨池编》本等等。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58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614813
看似平淡,实则深奥。
2025年07月05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72427
遭遇瓶颈时翻阅《论书表》,忽然明白写字这件事,终究是笔随心走,墨由情生。王羲之写《兰亭序》时已到中年,笔墨间尽是人生况味,我练字十年,虽知字形易得,气韵难求,却还是忍不住追求完美,同时又害怕停滞不前。既做不到像古代大家那样挥毫如落九天,又无法满足于机械描摹,总觉得要写出自己的风骨,至少还得再练个二三十年吧。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正是这份不甘心,才让笔墨有了生命。《论书表》里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真是道破了写字人的心事。一本字帖可以临摹一生,每次提笔都能遇见新的自己。那些横竖撇捺间,藏着的不只是书法要诀,更是一个人对美的永恒追求。
2025年07月05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12183
在最烦闷的日子翻开《论书表》,愈发确信这不过是堆砌辞藻的自说自话。王僧虔用半辈子钻研笔法,由墨入道,我练字十年,明知矫揉造作最是败笔,却还是忍不住琢磨那些故作高深的运笔口诀。既做不到放下执念随手挥毫,又学不来匠人麻木临帖的呆板,大概要等到两鬓斑白才能摆脱这种扭捏作态的书生气——可若真到了那时,写字还有什么趣味可言?这就是所谓文人的通病罢。但字终究要练的,就像这本《论书表》,明知是裹着蜜糖的毒药,却总忍不住翻出来咂摸。那些刻意求工的笔势解析,那些装腔作势的品评术语,每次重读都要在心底冷笑三声,可笔架上悬着的狼毫,又分明在嘲笑我的口是心非。
2025年07月05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23295
此文空谈书法,毫无真知灼见。
2025年07月05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29814
九月上旬开始看《论书表》,到十月中旬读完,用了大概四十天。中间有些地方翻得很快,特别是讲笔墨纸砚的部分,只是简单看了看。这本书写得很好,把书法的发展过程说得很清楚,各种书体的演变也讲得明白。里面提到的书家和作品,让人感觉很有收获。最重要的是作者的态度很认真,参考资料很多,但没有故意卖弄学问。看完觉得对书法有了新的认识。甲辰秋日记于北京。
2025年07月05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