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战兵法辑佚
水战兵法辑佚
伍子胥

水战兵法辑佚

伍子胥  

《水战兵法辑佚》是春秋时期伍子胥所作的一部兵书。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60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941751
最近翻到一本《水战兵法辑佚》,感觉很困惑。这本书讲古代水上打仗的方法,但内容很零散,像是从各种书里拼凑出来的。有人说古代人打仗讲究谋略,现代战争靠科技。我开始想了解古人的水战智慧。 我觉得现代战争的确先进,但有些古代战术还是值得研究。比如水战,古人没有雷达和导弹,全靠对水流的了解和船只的调度。书上说水战要懂风向、水流,还要会利用烟雾和火攻。这些方法现在看可能过时了,但当时很管用。 书上提到一些具体战例。比如赤壁之战用火攻,淝水之战靠水位变化。这些战役都有详细记载,但辑佚本里只摘录了几段,看得人一头雾水。书上还写水战要准备各种船只,有楼船、斗舰、走舸。每种船用途不同,但没说清楚具体区别。 我开始查资料想弄明白这些内容。发现很多古代水战记载都失传了,这本书也只是收集了部分内容。虽然编者很用心,但缺少完整体系。有的段落突然讲造船,下一页又跳到阵法,读起来很吃力。 今天下午又翻了几页。看到一段讲水军训练,说要练划船、潜水、登船。这些内容比较实用,但太简略。后面突然插入一段关于水寨布置的文字,和前文完全接不上。编者注解说原文缺失,只能推测着补上几句。 书上还列了一些水战兵器,有钩拒、拍竿、火箭。名字听起来很厉害,但插图粗糙,看不懂具体构造。有些兵器描述只有一句话,根本想象不出样子。我查了其他资料,发现有些兵器已经没法复原了。
2025年07月07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42712
《水战兵法辑佚》这本书让我很失望。内容很零碎,东拼西凑,没有系统的观点。每个章节都很短,说不到重点。作者引用大量古籍,但解释不清这些材料的价值。造成的结果是整本书很混乱,让人摸不着头脑。更严重的是这本书错误很多,有些引用明显有问题。可以看出作者对古代水战并不真正了解。这类题材本来可以写得很精彩,可惜作者把它搞砸了。想了解水战历史的人最好别看这本书,免得浪费时间。
2025年07月07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21963
《水战兵法辑佚》这本书里有大量关于古代水战的记载。提到水战时,书里经常出现"火攻"这个战术。比如书中有段写"火攻舟舰,顺风而下,敌舟相连,焚之必矣",这是最早出现的火攻战术描述。火攻战术的意思是借助风势用火船冲击敌舰,不是单靠士兵硬拼,也不是全靠船只性能,主要依靠对天气的把握。这体现出当时将领对水战特点的理解。 火攻战术不是这本书写的唯一战术,但最能说明古代水战的特点。"水战之要,在于风候,风不顺则火攻无功"这句话讲得很明白。水战和陆战不同,风向风速直接影响战术成败。书里还记载了"连环舟"和"楼船"这些特殊战船,都是为适应水战需要设计的。这些内容看起来简单,但背后有很深的军事智慧。 书中关于水战的记述很具体。比如写火攻时,会详细说明火船的制作方法,风向的判断标准,时机的选择要点。这些细节不是随便写的,都是从实战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读的时候能感受到作者对水战的研究很深入。
2025年07月07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03438
兵书如林,韬略如海,这本辑佚却让我在军事古籍堆里停下了脚步。多数人只看到孙吴兵法的大气磅礴,我却偏爱《水战兵法》里那些精妙的细节——如何用浮桥诱敌,怎样借水流设伏。最难得的是这些战术背后透出的智慧:古人早知水战之要,竟在器械简陋的年代就能将自然之力化为己用。读着这些残简断篇,仿佛看见两千年前的将领们对着江面沉思的模样,那种朴素的军事智慧,至今仍令人叹服。
2025年07月07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19417
"兵无常形,水无定势,此水战之要也。"
2025年07月07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