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书单 书籍库
孙膑兵法注释
孙膑兵法注释
孙膑

孙膑兵法注释

孙膑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前四篇记孙膑擒庞涓事迹以及孙膑与齐威王、田忌的问答。其他各篇篇首都称“孙子曰”,但内容书体都与银雀山汉墓所出孙武兵法佚篇不相类,所以可以肯定是孙膑兵法。下编各篇没有提到孙子,今据内容、文例及书体定为孙膑兵法。由于竹简残断散乱,而孙膑兵法又早巳亡佚,无从核对,整理工作中肯定会有错误。本书中可能有一些本来不属于孙膑兵法的内容搀杂在内,请读者指正。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28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161844
最近工作压力很大,翻开了这本《孙膑兵法注释》。孙膑用计谋打败庞涓,最后却还是逃不过被猜忌的命运。我32岁了,明明知道职场如战场,却还是学不会那些算计人的把戏。有时候想狠下心来玩手段,又怕良心过不去。想当个老实人,又总是吃亏。就像书里说的,太聪明的人活不长,太笨的人死得快。我现在就是卡在中间,既不够精明,又不够糊涂。打仗要讲究天时地利,可我连自己的位置都找不准。孙膑还能靠装疯卖傻保住性命,我现在连装都装不像。
2025年06月30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779652
这本书真的有用吗?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18649
翻开《孙膑兵法注释》之前,我对这部兵书的印象仅限于"围魏救赵"的典故;读完整本注释后,要问我对这部兵法的最大感受,我会说:这是一部流淌着智慧血液的战争艺术手册。 春秋战国,列国纷争。在这个金戈铁马的时代,军事思想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孙膑以其独特的军事智慧,在兵家林立的时代开辟出一条新路。与《孙子兵法》注重战略全局不同,孙膑的军事思想更侧重于战术层面的精妙运用。注释者在解读这部兵书时,不仅还原了文字本义,更将其中蕴含的军事哲学娓娓道来。 最令人惊叹的是孙膑对"势"的理解。他提出"势者,因利而制权也",短短七个字,却道破了战争胜负的关键。注释者通过齐魏马陵之战的实例,生动展现了孙膑如何利用地形之势、心理之势、时机之势,最终以弱胜强。读到这里,不禁让人拍案叫绝:原来战争也可以如此优雅! "围魏救赵"的经典战例,在注释中得到了全景式还原。孙膑没有直接救援赵国,而是直捣魏国空虚的都城大梁。这种"攻其所必救"的战术思想,至今仍是军事学院的必修课程。注释者特别指出,孙膑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仅懂得"围魏",更懂得何时解围——在庞涓回师途中设伏,最终成就了马陵之战的辉煌胜利。 孙膑对"奇正"之法的论述尤为精妙。注释者用现代军事术语解释"以正合,以奇胜"时,让我恍然大悟:这不就是现代战争中的正面牵制与侧翼包抄吗?孙膑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总结出如此成熟的战术原则,实在令人叹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注释者对"八阵"的解读。通过考古发现与文献对照,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直观的阵型图,让读者能够真切感受到古代战阵的奥妙。孙膑强调"阵而后战",这种严谨的作战态度,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读完全书,最深的感受是:孙膑的军事思想不仅适用于战场,更是一种处世的智慧。"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哲学,何尝不是我们面对人生挑战时应有的态度?注释者最后的总结发人深省:孙膑兵法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教人如何取胜,更在于它教人如何智慧地面对竞争。 合上书本,那些精妙的战术原则仍在脑海中盘旋。突然明白,为什么这部诞生于战国时期的兵书,历经两千余年依然熠熠生辉——因为它所蕴含的智慧,早已超越了时代的界限。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84943
中华军事典籍中的经典《孙膑兵法注释》作为中国古代重要兵书之一,确实有其地位。在中国古代兵书里,《孙膑兵法》是争议最多、也最难懂的作品,至今没有定论。《孙膑兵法》影响很大。至于思想内容之深奥、军事理论之复杂、战术运用之难解、文字表述之晦涩等等,有的是直接照搬前人,更多的是让人看得云里雾里。 读完后实在搞不懂作者到底想说什么,注释者也解释不清,作者写的内容很深,道理很绕,逻辑很乱,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非要写得弯弯绕绕,让人摸不着头脑。有完全看不懂的地方,更有反复读了好几遍还是不明白的段落,军事理论一句一段都像在打哑谜,文字艰涩,道理难懂,可以说,"字能认但看不懂意思,句能读但悟不出道理"。 军事思想和战术运用很难评价,每个研究者都有自己的看法。可称道的是提出了很多独特战术,可质疑的是这些战术是否真的实用;可称道的是强调灵活用兵,可质疑的是具体怎么灵活没说清楚;可称道的是重视地形利用,可质疑的是地形分析太过简略。 (现代)某位学者说《孙膑兵法》不简单,是古代军事智慧的结晶。自从有战争以来,兵法中就应当有这样的内容,不是随便什么人能写出来的,是战争实践自然形成的。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66170
有人说:"现代人读的书多,但真正能用的东西少。古人打仗不多,但兵法很厉害。"我开始研究古代兵法。我觉得现在生活节奏快,但有些东西值得花时间,比如兵法。"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兵法不只是打仗用的,它教会我们怎么思考问题。孙膑写的《孙膑兵法》,讲了很多打仗的方法,比如怎么布阵,怎么用计谋,怎么调动士兵。 打仗要看地形,要看天气,要了解对手。孙膑说打仗要灵活,不要死板。他教我们"围魏救赵"的计策,不是直接去打敌人,而是攻击敌人的弱点。打仗要讲究配合,步兵和骑兵要一起行动。虽然现在不打仗了,但这些方法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我买了《孙膑兵法注释》给朋友看。他喜欢看历史书,一开始觉得兵法没用。后来他发现书里讲的方法可以用在工作上,比如怎么安排任务,怎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他说最有用的是"知己知彼"这个道理,做事情要先了解情况。 今天下午没事做,我翻开书看了一章。讲的是怎么用最少的兵力打赢仗。孙膑说不要硬拼,要智取。他举了马陵之战的例子,用埋伏打败了强大的敌人。我觉得这个方法可以用在考试上,不要每题都做,要先做会做的。 兵法里有很多有意思的内容:以逸待劳、声东击西、调虎离山。每个计策都很实用。我觉得学到了新东西。
2025年07月02日
查看更多书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