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书单 书籍库
战国策译析
战国策译析
佚名

战国策译析

佚名  

分国记录战国时期纵横家言行的著作。作者不明。西汉刘向认为是战国末期的游说之士做的,宋代学者认为是纵横家所著,近人罗根泽认为是西汉初期蒯通著。原来的书名很多,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等。刘向按国别、依时序重新编订,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策。共得三十三篇,并定名为《战国策》。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40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467772
"纵横捭阖,动关大局;一策之出,可转危为安。"《战国策译析》以精妙的译笔重现了这部纵横家经典的神韵,将战国时代谋士们"转危为安,运亡为存"的智慧结晶,通过详尽的注释和流畅的白话翻译呈现给当代读者。书中既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慷慨悲歌,亦有"狡兔三窟"的处世智慧,更展现了"计出万全"的谋略艺术。译者不仅准确把握了原文犀利雄辩的语言风格,更在注释中揭示了每一则策论背后的历史语境,让读者得以穿越时空,与张仪、苏秦等纵横家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智慧对话。这部译注本既是对先秦散文艺术的精彩诠释,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谋略宝典,在商业竞争与人生博弈中仍闪耀着永恒的光辉。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139055
翻开《战国策》,那些纵横捭阖的说客总让我恍惚。苏秦的六国相印,张仪的连横之策,表面上气势如虹,读来却尽是权谋的苦涩。最令人叹息的是范雎,从魏国厕所里的血泊中爬出,最终却让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策士们兜售的究竟是救世良方,还是饮鸩止渴?那些华丽的辞藻背后,藏着多少说不出口的无奈。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连智慧都沾着血腥气,读着读着竟不知该敬佩还是悲哀。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137698
读《战国策译析》的时候,我常常感到困惑。书里写了很多谋士的故事,他们说的话很有道理,但放在今天好像没什么用。这些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有时候让人觉得不舒服。 书里讲了很多策略和计谋。有的计谋很聪明,有的计谋很卑鄙。我分不清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有些故事读起来像在教人怎么骗人,这让我很不安。古人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书里的人好像不在乎这个。 战国时期的人活得不容易。他们说的话很漂亮,做的事却很残酷。我试着理解他们的处境,但还是觉得难以接受。书里的故事让我想到现在的生活,有时候也要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这让我很迷茫。 书里的语言很精炼,每个字都很有分量。但我读不懂背后的意思。那些谋士为什么能想出这么多计策?他们真的相信自己做的是对的吗?我试着想象自己处在他们的位置,但完全做不到。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停下来思考。古代和现在真的不一样了,但人性好像没怎么变。书里的故事让我看到人性的复杂,这让我更困惑了。我不知道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有时候我觉得书里的智慧很宝贵,有时候又觉得那些都是过时的东西。我不知道该怎么看待这些故事。读得越多,问题就越多。也许这就是历史的魅力,它让人思考,但也让人更迷茫。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793435
迷茫时读《战国策》,它告诉你:"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犹豫不决时读《战国策》,它提醒你:"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遇到困难时读《战国策》,它鼓励你:"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被人误解时读《战国策》,它支持你:"宁为鸡口,无为牛后"。需要勇气时读《战国策》,它给你力量:"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还有"狡兔三窟""亡羊补牢""画蛇添足""鹬蚌相争""三人成虎"......任何时候翻开《战国策》,都能找到合适的智慧。这些故事来自两千多年前,但今天读起来依然生动。每个故事都短小精悍,道理却讲得很明白。书中的人物有的聪明,有的勇敢,有的狡猾,但都很真实。他们的选择有的成功,有的失败,都值得我们思考。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65150
翻开这本书,不知道战国到底怎么回事。
2025年07月02日
查看更多书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