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16313
2025年09月04日
他说活着就是为了讲述,听起来很酷。但读完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要讲述?我不懂这些故事有什么特别。他写得很生动,可这些经历和我有什么关系?可能就是我没法理解天才的脑子吧。普通人活着也就是活着,不会整天想着把这些写成书。有时候我觉得这些作家想得太复杂了,把简单的事说得很难懂。我知道这是本好书,但看完只觉得更困惑了。
活着为了讲述
知书房
活着为了讲述
加西亚·马尔克斯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史蒂夫·乔布斯传
知书房
史蒂夫·乔布斯传
沃尔特·艾萨克森 著
这本乔布斯唯一授权的官方传记,在2011年上半年由美国出版商西蒙舒斯特对外发布出版消息以来,备受全球媒体和业界瞩目,这本书的全球出版日期最终确定为2011年11月21日,简体中文版也将同步上市。 两年多的时间,与乔布斯40多次的面对面倾谈,以及与乔布斯一百多个家庭成员、 朋友、竞争对手、同事的不受限的采访,造就了这本独家传记。 尽管乔布斯给予本书的采访和创作全面的配合,但他对内容从不干涉,也不要求出版前阅读全文的权利。对于任何资源和关联的人,他都不设限,甚至鼓励他所熟知的人袒露出自己的心声。 “我已经做了很多并不值得自豪的事情,比如23岁时就让我的女友怀了孕,以及我对这件事的处理方式”,他说, “对我而言,没有什么不可以对外袒露的。” 谈及和他共过事的人以及竞争对手,他直言不讳,甚至尖酸刻薄。他的激情、精力、欲望、完美主义、艺术修养、残暴还有对掌控权的迷恋塑造出的商业哲学一览无余。 同样,他的朋友、敌人,还有同事得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毫无掩饰的视角。 他是一位极具创造力的企业家,他有如过山车般精彩的人生和犀利激越的性格,充满追求完美和誓不罢休的激情,他创造出个人电脑、动画电影、音乐、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数字出版等6大产业的颠覆性变革。 乔布斯的个性经常让周围的人愤怒和绝望,但其所创造出的产品也与这种个性息息相关,全然不可分割的,正如苹果的硬件和软件一样。 他的故事既具有启发意义,又有警示意义,充满了关于创新、个性、领导力以及价值观的教益。
第三帝国的兴亡
知书房
第三帝国的兴亡
威廉•夏伊勒 著
《第三帝国的兴亡》起源于威廉·夏伊勒在欧洲和纳粹德国生活的真实经历,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缴获的德国文件、德国军官和文官的审讯记录和证词、幸存下来的日记和回忆录。虽然当时许多史学专家对威廉·夏伊勒提出质疑,认为时间沉淀不够长,不足以以客观角度撰写第三帝国的历史。但是,夏伊勒认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丰富的*手资料能为写作者使用,加之他自己独特的亲身经历,促使他无论如何都要写下这段历史。《第三帝国的兴亡》出版后,在全世界范围热销,出版当年仅在美国就售出了200万册,此后加印不断,成为史上销量惊人的历史类畅销书。同时,图书界和史学界也给予了高度认可,《第三帝国的兴亡》先后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非虚构图书奖、凯里-托马斯非虚构图书奖。英国史学家、牛津大学历史系教授休·特雷弗-罗珀不吝赞美之词,说:“这是一部出色的作品,记述客观,论断公正,结论无可辩驳。”60年来,这部史学著作始终在历史类图书的必读榜单占据重要位置,成为千万读者了解第三帝国历史的读物。
阿拉伯的劳伦斯
知书房
阿拉伯的劳伦斯
斯科特·安德森 著
《阿拉伯的劳伦斯:战争、谎言、帝国愚行与现代中东的形成》是斯科特·安德森创作的传记,首次出版于2014年9月。 《阿拉伯的劳伦斯:战争、谎言、帝国愚行与现代中东的形成》以时间为轴,穿插叙述了劳伦斯等四人在各个时段的行动及因此带来的影响、对彼此后续行动起到的促进或干扰,节奏明快,将一战期间的国际形势及中东问题历史背景巧妙地融汇在叙述之中。 斯科特·安德森竭尽所能向读者还原劳伦斯其人,以及其他三位主角在不同时期的立场、思路与行动。读者从中可以了解到,劳伦斯之所以会在后来成为“阿拉伯的劳伦斯”,能够赢得阿拉伯部落特别是最普通的阿拉伯牧民、奴隶的信赖,成为他们的指挥官,并在一定意义上背弃了短视的英国外交立场,不仅源于其牛津大学的教育背景特别是阿拉伯文化的专业背景,更与他较少欧洲文化优越的本来意识有关。
精选书评
知书客837948
我们这一生,要自己读这本书,读到魔幻现实,读到家族兴衰,读到爱情纠缠,读到政治动荡,读到死亡与重生,读到记忆模糊,读到真相难辨,读到马尔克斯的一生。我读完了,但我不确定自己读懂了什么。故事很精彩,但很多地方让我困惑。也许这就是马尔克斯想说的,生活本身就是个谜。
活着为了讲述
知书房
活着为了讲述
加西亚·马尔克斯
知书客345576
这本书记录了德里在全球化浪潮中的真实面貌。作者用平实的语言描绘了这座城市的矛盾与活力。富人区的奢华与贫民窟的艰难并存,新贵的崛起与传统的坚守交织。书中最打动我的是普通人的故事,他们在剧变中努力生活。这些细节让我看到了一个立体的德里,既有快速发展的问题,也有普通人顽强的生命力。读完觉得对印度的理解更真实了。
资本之都:21世纪德里的美好与野蛮
知书房
资本之都:21世纪德里的美好与野蛮
拉纳·达斯古普塔
知书客897691
看夏伊勒写二十世纪,感觉最深的不是那些大事件,而是普通人怎么活下来的。他知道战争有多残酷,但他更关心的是普通人的挣扎。我们现在回头看他写的那些事,好像都过去了,可那些痛苦和恐惧是真的。历史就是这样,一波又一波的人受苦,然后被忘记。和平年代的人永远不懂战争年代的人经历了什么。
威廉·夏伊勒的二十世纪之旅(第三卷)
知书房
威廉·夏伊勒的二十世纪之旅(第三卷)
威廉·夏伊勒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