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78778
2025年08月01日
这本书让我很纠结。一方面我理解莫尔写《乌托邦》的初衷是好的,他想借这个虚构的岛屿来批判当时欧洲社会的腐败和不公。但是另一方面,书中描绘的所谓理想社会实在太过完美,完美到让人觉得虚假和不切实际。 我觉得最别扭的是莫尔对乌托邦社会的描述。他说那里没有私有财产,人人平等,大家都自觉劳动。这种设定听起来很美好,但细想就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他提到乌托邦人每天工作六小时就能满足所有需求,这明显不符合现实。更让人出戏的是,书中说乌托邦人没有任何欲望,所有人都安于现状。这种设定让整个社会显得死气沉沉,缺乏真实感。 书中有个细节让我特别不舒服。莫尔说乌托邦的奴隶都是自愿的,因为他们认为劳动最光荣。这种说法简直是在美化奴隶制。他还说乌托邦人对外战争时会雇佣雇佣兵,因为不愿意让自己的公民冒险。这和他宣扬的平等理念完全矛盾。 不过书里有些观点还是很有启发性的。比如莫尔批判当时英国贵族侵占农民土地的行为,这个观点放在今天看仍然很有意义。还有他对教育平等的强调,认为男女都应该接受教育,这在当时是很进步的思想。 最让我有共鸣的是书中关于金钱的讨论。莫尔说金钱是万恶之源,这个观点虽然极端,但确实点出了资本主义的问题。现代社会的很多矛盾确实都源自对金钱的过度追求。 总的来说,《乌托邦》的价值不在于它提出的具体方案,而在于它敢于想象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莫尔最大的贡献是打破了人们对现实的固有认知。虽然他的设想有很多不切实际的地方,但这种大胆想象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乌托邦
知书房
乌托邦
托马斯·莫尔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斐德罗
知书房
斐德罗
柏拉图 著
柏拉图的《斐德罗》是一部哲学对话录,可能写于公元前世纪晚期。文本主要通过苏格拉底和斐德罗之间的对话探讨爱和修辞的主题,研究这两个概念如何相互关联,以及它们对人性和沟通的意义。 《斐德罗》的开篇介绍了斐德罗,他讲述了与著名的希腊哲学家吕西阿斯在一起的时光。他准备分享吕西阿斯新撰写的关于爱的演讲,其中认为非爱人可能比爱人更可取。当他们走到附近的一棵梧桐树上阅读演讲稿时,苏格拉底对修辞的价值表示怀疑,引发了关于爱的本质、演讲的艺术以及知识和纯粹观点之间区别的讨论。这为更深入地探索情感联系背后的哲学以及如何表达情感联系奠定了基础。
人的权利
知书房
人的权利
托马斯·潘恩 著
《人的权利》是托马斯•潘恩极为成熟与系统化的政治思想作品,书中驳斥了埃德蒙•伯克在《法国大革命之反思》中对法国大革命的抨击,点出了法国革命的划时代意义,并成为启蒙运动的指导作品之一。“它冲破了当时笼罩于整个西方先进思想界对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迷信,深刻地批判了这一政体,给当时还处于摸索状态的法国革命指明了共和主义的崭新方向。”该书曾被英国媒体评为“改变世界的十大著作”之一,与《资本论》齐名。
西方哲学史
知书房
西方哲学史
伯特兰·罗素 著
《西方哲学史》上卷内容分为古代哲学与天主教哲学两个部分,《西方哲学史》下卷内容为近代哲学。 从远古以来,哲学就不仅是某些学派或少数学者之间的争论问题,而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做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 本书的特点在于,它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作者在真相所能容许的范围内,试图把每一个哲学家显示为他的环境的产物,显示为一个以笼统而广泛的形式,具体地并集中地表现了以他作为其中一个成员的社会所共有的思想与感情的人。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