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62213
2025年09月04日
何守法的《投笔肤谈》读起来像是一个老兵在灯下絮叨。他写兵法,却不夸耀奇谋,只讲实在的道理。书里没有华丽的词句,每一句都像钉在地上的木桩,扎得稳当。他说"兵者凶器",不是吓唬人,而是提醒带兵的人要谨慎。最让人佩服的是,他明明精通谋略,却反复强调"仁义"二字。这种矛盾让人想到,或许真正的兵法家,骨子里都是厌恶战争的。书里的道理很旧,但旧得让人心安。
投笔肤谈
知书房
投笔肤谈
何守法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百战奇略
知书房
百战奇略
刘基 著
《百战奇略》,又称《百战奇法》,是明朝刘基所著的一本军事著作,内容主要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百战奇谋成书时间,大约是刘基弃官隐居青田的时候。整本书的内容,是集刘基一生作战及阅读兵籍之心得大成。刘基明确反对好战,认为好战是违反道德行为,只有万不得之时方可用兵,若征战不休,最终会自取灭亡。书中并强调多谋善变,必须灵活变通,不可一成不变、墨守成规,亦有指将领要守信义,与将士甘苦与共,赏罚分明。全书收集从先秦时代到五代散见于史籍中的军事资料,并按作战双方的军事、经济、政治等条件,划分为两两相对的百题,分别论述,先题均先解题,后阐明内容、战略思想。并多次引用尉缭子、三略、六韬等军事著作的内容语句。并以古代战例与题目互相印证,相得益彰。其所论述的百题,对现今军事仍具有参考意义。
太公金匮
知书房
太公金匮
吕尚 著
《隋志》子部兵家类著录“《太公金匮》二卷”,即《汉志》道家类著录的《太公》一书中的子目《言》。古人云“藏之金匮”,含有保密之意,兵家言当然是秘密的,故《太公》之《言》得称《太公金匮》。《太公金匮》亦为战国后期齐国稷下学者伪托姜太公所作的兵书(参阅“六韬”条和“太公阴谋”条)。唐马总摘编的《意林》有《太公金匮》二卷,摘录《太公金匮》五条。其一至三条为武王问、太公答的形式,属于政治方面的言论。另两条为哲学家言: (一) “道曰: 微而生,祸自微而成;慎终与始,完如金城。”(二) “行必履正,无怀侥幸;忍之须臾,乃全汝躯;刀利皑皑,无为汝开;源泉滑滑,连旱则绝;取事有常,赋敛有节。”此论确与老子哲学相通,此所以刘歆以之入《兵书略》,而班固将其归入道家类也。盖此书与《六韬》有所不同,既有兵家言,又有哲学家言,并有政治家言。从《意林》可知,《太公金匮》至晚唐犹存。《旧唐书·经籍志》尚于“兵家类”著录《太公金匮》二卷,不知是五代撰修《旧唐书·经籍志》者得见此书,还是照录《隋志》。清人汪宗沂辑有《太公兵法逸文》一卷,其中有注明来自《太公金匮》者。
水战兵法辑佚
知书房
水战兵法辑佚
伍子胥 著
《水战兵法辑佚》是春秋时期伍子胥所作的一部兵书。
精选书评
知书客378147
往来兵书汗牛充栋,《投笔肤谈》却总让我在先锋书店驻足重读。世人多着眼于何守法论兵制胜的智谋,我独爱其中"顺天应人"的深意。身处权力枢纽却能力戒骄矜,以苍生为念,这在嗜权的军政要员中实属罕见。想起那些食古不化的将领,更觉其胸怀不凡。翻阅竹帛便可窥见,真正的统帅之道,不在铁血杀伐,而在这般洞若观火的清醒。
投笔肤谈
知书房
投笔肤谈
何守法
知书客648238
这兵法,写得分明是人智之巅峰还是套路之深渊?正看像用兵真言,倒读竟成处世妙法。极乐时可嚼两口,倒霉时更需啃透。智者得大智,愚者获小聪。升官发财要看,归隐山林也要看。试着一行行拆解,又觉字字如机锋;想着整体把握,却似雾里看花。问神问鬼不如问此书,读书读人不如读此道。只是读完愈发糊涂,莫非这就是所谓的"道可道,非常道"?
投笔肤谈
知书房
投笔肤谈
何守法
知书客298226
《投笔肤谈》这部兵书在军事理论中不算显眼,但价值不低。很多人只看到何守法对用兵之道的总结,我更在意他提出将领要“量力而动”的务实思想。身处高位者常常好大喜功,能认清自身局限的却不多。书中强调审时度势、避免贪功冒进,这种冷静的态度尤为可贵。在军事决策中,知止比进取更难做到。
投笔肤谈
知书房
投笔肤谈
何守法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