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48183
2025年09月04日
“在仇恨的阴影下,真相的光辉显得如此刺眼。”
与屠刀为邻
知书房
与屠刀为邻
让·哈茨菲尔德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奥斯维辛
知书房
奥斯维辛
劳伦斯·里斯 著
历史不是剧本,真相永远不止一个。奥斯维辛并不是专门用于杀害犹太人的灭绝营,也不仅仅与“最终解决”有关——奥斯维辛,是集中营指挥官霍斯等纳粹官员的奋斗史;是波兰人、吉卜赛人、苏联战俘、耶和华见证人的情感炼狱;它是一个八岁德国女孩一天起床,突然发现自己成了吉卜赛人,被扔进奥斯维辛的故事;它是战后幸存者回到家乡,却发现外面的世界比奥斯维辛更糟的故事……这部书没有孤证,每一个说出来的字,都出自两处以上的历史记录,包括苏联解体后的解密档案和亲历者访谈。
安妮日记
知书房
安妮日记
安妮·弗兰克 著
《安妮日记》为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的日记。这本日记记录了她在1942年6月到1944年8月为时两年的隐秘生活。1944年8月全家被绿警抓捕并关进集中营,次年爆发伤寒去世。日记中有安妮隐匿生活的详细记录,也有她对青春期自我的剖析,战争生活结束的美好向往,以及短暂却美好的初 恋。虽处于战乱中,安妮却依旧乐观细腻地观察生活,积极地面对战争局势。战后幸存的父亲奥托·弗兰克将安妮的日记出版,引起巨大轰动。《安妮日记》至今已被翻译为70多种语言,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电影也一举获得8项奥斯卡提名,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和奥黛丽赫本均为此书发声。安妮的故事影响力遍布全世界。
知觉之门
知书房
知觉之门
阿道斯·赫胥黎 著
《知觉之门》是英国作家阿道斯·赫胥黎创作的纪实文学作品。该书源于作者晚年服用致幻剂麦司卡林的实验,通过记录药物作用下的感官体验,探讨人类意识与感知边界的哲学命题。 全书包含《知觉之门》《天堂与地狱》两篇及附录,前者详述作者在致幻状态中观察日常物品产生的超验视觉体验,后者延伸讨论艺术与宗教中的意识变异现象。书中提出“知觉过滤理论”,认为大脑通过抑制感官信息维持认知秩序,致幻状态可能解除这种限制。 作品结合实验笔记、哲学思辨与艺术评论,穿插逾30幅西方经典绘画插图,展现视觉艺术与精神体验的关联。
精选书评
知书客182581
这本书让我感到愤怒和失望。作者试图用冷静的笔调描述卢旺达大屠杀,但实际效果像是在为罪行开脱。书中大量引用施暴者的自白,却很少给受害者发声的机会。最令人窒息的是,那些杀人犯事后依然过着正常生活,丝毫没有悔意。读完后我只觉得恶心,这样的书除了让人更绝望还有什么意义?真实的历史不该被这样轻描淡写地处理。
与屠刀为邻
知书房
与屠刀为邻
让·哈茨菲尔德
知书客904597
打开这本书,就像推开了认知的闸门,思绪如洪水般奔涌而出。赫胥黎用迷幻的笔触描绘意识边疆,读时有种微醺的畅快感。最打动我的是他说的那句话:"我们每个人都是潜在的艺术家。"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教会我的,是用全新的目光打量世界。合上书页时,感觉自己的心灵被轻轻撬开了一道缝隙。
知觉之门
知书房
知觉之门
阿道斯·赫胥黎
知书客878943
恍若走在迷雾中......每一页都是新的困惑。那些文字像漂浮的碎片,明明是通往真相的路径,读来却让人越发迷失。赫胥黎把知觉撕成碎片,又用哲学针线胡乱缝合——我究竟该相信眼前所见,还是药物带来的幻象?这本书是镜子也是迷宫,照见未知的自己,却找不到出口。
知觉之门
知书房
知觉之门
阿道斯·赫胥黎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