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司汤达的《红与黑》就像一把精致的解剖刀,锋利的刃口闪烁着理性的冷光,却又不时透出浪漫主义的血色。这部作品最令人着迷之处在于它精准地捕捉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神经末梢——于连·索雷尔那双不安分的眼睛,既是观察社会的显微镜,又是投射内心欲望的棱镜。 小说前半段如疾风骤雨,带着青年特有的锐气与莽撞。于连在维里埃尔的攀升让人想起雄鹰第一次展翅,笨拙却充满生命力。而到了巴黎部分,叙事节奏忽然变得像宫廷舞步般优雅克制,每个转折都像经过数学计算般精确。这种结构上的精妙安排,让人不得不怀疑司汤达是否故意让小说的形式模仿于连的人生轨迹——从外省的横冲直撞到首都的世故圆滑。 现在重读这部近两百年前的作品,依然会被其中惊人的现代性震撼。于连的心理独白简直像是提前发明了意识流技巧,他对自我身份的焦虑在今天看来依然鲜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司汤达笔下的爱情描写打破了所有浪漫主义的陈词滥调,那些情感博弈的段落至今仍能让人心跳加速。当于连在监狱里完成最后的觉醒时,这个瞬间包含的哲学深度让整部小说突然呈现出宗教般的庄严。 《红与黑》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既是社会分析的典范,又是灵魂探索的杰作。就像观察一枚两面都很光亮的硬币,你永远无法决定哪一面更值得玩味。
红与黑
红与黑
红与黑
司汤达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