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712712
2025年09月04日
巴尔扎克写《贝姨》的时候已经是个老练的作家了。这部小说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直接切开巴黎社会的表皮,露出里面腐烂的肉。故事里的人物都很真实,他们的欲望和算计就像我们身边会发生的事情。贝姨这个角色特别有意思,她不是那种非黑即白的人物,你会觉得她既可恨又可怜。 小说里描写的贵族生活看起来很奢华,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在算计。于洛家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最真实的样子。巴尔扎克写得很细致,他把每个人的小心思都写出来了。你会觉得这些人物就活在你眼前,他们的喜怒哀乐你都能感受到。 这本书最好的地方在于它不评判任何人。巴尔扎克只是把事实摆出来,让你自己看。你会发现自己有时候也能在这些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特别是写到金钱和爱情的关系时,那种真实感特别强烈。
贝姨
知书房
贝姨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知书房
太阳照常升起
欧内斯特・海明威 著
"美国青年杰克•巴恩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身负重伤,失去性能力,他与美貌女子勃莱特•阿什莱情投意合,但因为阿什莱不能接受没有性爱的婚姻,巴恩斯只能眼睁睁地让她成为他人的未婚妻,甚至撮合她跟别的男人幽会。两人和几个朋友一起去西班牙看斗牛,勃莱特•阿什莱对年轻的斗牛士罗梅罗一见倾心,但当罗梅罗向她求婚时,她又态度坚决地拒绝了他,年龄的差距使她“不想做一个糟蹋年轻人前程的坏女人”。最终,她回到巴恩斯身边,然而双方都清楚,彼此永远也不能真正地结合在一起。 《太阳照常升起》首版于一九二六年,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凝结、汇聚了年轻的海明威自己的思想、情感、理智、痛苦和他对未来的窥望,是海明威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哲学思考的深度延伸。小说出版后,“迷惘的一代”这一说法立即流传开来,且越传越广,继而演化为一个概念化的文学术语——它既代表着战后年轻一代作家的主要创作倾向,也成为指称这一代人的思想情绪的标记语。"
雾都孤儿
知书房
雾都孤儿
查尔斯·狄更斯 著
狄更斯的经典小说,讲述了孤儿奥利弗在伦敦的悲惨遭遇及其最终获救的故事,深刻揭露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黑暗面,歌颂了善良与正义。
小酒店
知书房
小酒店
爱弥尔·左拉 著
《小酒店》是法国自然主义小说家爱弥尔·左拉创作的长篇小说。《小酒店》是系列小说《卢贡·马卡尔家族》中的第7部。文本真实地表现了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手工业工人贫困、堕落的生活。 《小酒店》的意义不在于它的革命性,而在于它真实地描绘了在社会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中,尚未觉醒的底层工人的消极、麻木的悲惨生活。 小说从主人公绮尔维丝22岁写起,直到她死去,共写了20年间发生的故事(1850—1869)。
精选书评
知书客484577
人啊,总是被自己的欲望困住。《贝姨》里的于洛男爵就是这样。他明明有个好家庭,却管不住自己。他追求年轻女孩,把钱都花光了。最后弄得家破人亡。他的妻子很可怜,但也很傻,一直原谅他。贝姨这个角色最复杂,她表面善良,内心记仇。她看着这个家垮掉,其实心里偷着乐。这本书告诉我们,欲望会毁掉一个人,也会害了身边的人。
贝姨
知书房
贝姨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知书客372018
看《贝姨》的时候,常常想起现实里的人。于洛男爵这样的人物,好像每个时代都有。他沉迷欲望,毁掉自己,也毁掉别人。最可怕的是,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有错。巴尔扎克写得太真实了,这些事现在还在发生。人总是在重复同样的错误。书里的人活了几百年,我们还在犯一样的毛病。看这本书就像在看一面镜子,照出人性里永远改不掉的部分。
贝姨
知书房
贝姨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知书客922495
"嫉妒是爱情的天平上最灵敏的指针。"——巴尔扎克《贝姨》这部作品以其犀利的解剖刀,剖开了七月王朝时期巴黎上流社会华丽锦袍下爬满的虱子,当于洛男爵家族的堕落与贝姨的复仇交织在一起时,人性最幽暗的褶皱在嫉妒的烈焰中无所遁形。
贝姨
知书房
贝姨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