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99499
2025年09月03日
这本《黎刹自传》其实是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下进入我的视野的。那天逛书店时,看到书架上这本烫金封面的传记在打折,想起大学时教授曾提过这位菲律宾国父的名字,就顺手买了下来。没想到这一读,竟让我在深夜的台灯下数次热泪盈眶。 黎刹的故事比我想象中要震撼得多。这位19世纪的奇才,不仅是医生、作家、语言学家,更是一位用生命点燃民族觉醒之火的革命家。读着读着,我常常会忘记这是一本自传,因为它更像是一曲用鲜血谱写的生命赞歌。最让我惊讶的是,这位被后世尊为国父的人物,在自述中却始终保持着谦逊平实的笔调,这种反差反而让他的形象更加立体动人。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黎刹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他精通22种语言,这个数字至今想来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更触动我的是他学习时的细节描写——在马德里求学时,他常常在图书馆待到深夜,靠着一盏煤油灯苦读;在巴黎实习期间,为了节省开支,他每天只吃一顿简单的午餐。这些细节让我看到了伟人光环背后那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年轻人。作为一个正在准备考研的普通学生,这种对知识的纯粹热爱特别能引起我的共鸣。 黎刹的教育理念也给了我很大启发。他主张"教育应该解放心灵而非束缚思想",这在当时殖民统治下的菲律宾简直是振聋发聩的声音。他创办的"菲律宾联盟"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读到这段时,我不禁联想到当下教育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我们是否也太过注重分数而忽视了真正的思考能力?黎刹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问题,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 书中关于民族意识的描写尤其令人动容。黎刹用笔尖唤醒了一个沉睡的民族,他的小说《不许犯我》就像一把火炬,点燃了菲律宾人的民族自尊。但最打动我的不是他作为革命者的高光时刻,而是他在流放期间依然坚持写作、行医的日常。这种在逆境中依然保持尊严与创造力的姿态,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有力量。记得有个细节:在达皮坦流放时,他每天清晨都会为当地贫民免费看病,下午则教孩子们读书。这种将个人悲剧转化为奉献精神的选择,让我看到了人性最崇高的可能。 黎刹对待爱情的态度也让我深受触动。他与约瑟芬·布拉克森的爱情故事读来令人心碎又敬佩。在面临生死抉择时,他们选择将个人幸福让位于民族大义。这种牺牲精神在今天这个崇尚个人主义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我特别喜欢书中他写给未婚妻的那句话:"如果必须用我的鲜血来浇灌自由的幼苗,那么请记住,我的爱将永远与你同在。" 作为传记,这本书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展现了伟人平凡的一面。黎刹在书中毫不避讳地谈起自己的困惑、恐惧和犹豫。比如在被捕前夕,他坦言自己"双手颤抖得几乎握不住笔";在面临死刑时,他写下对家人深深的愧疚。这些脆弱时刻的袒露,反而让他的勇气显得更加真实可贵。读到这里时,我不禁想:原来英雄也会害怕,但真正的勇气不是没有恐惧,而是带着恐惧依然前行。 合上书页时,窗外已是黎明。黎刹的故事让我重新思考了生命的意义——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民族英雄,但我们都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他教会我:真正的伟大不在于成就的大小,而在于是否忠于自己的信念;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密度。在这个容易迷失的时代,黎刹就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提醒着我们:理想主义永远不会过时,为正义发声永远值得。 这本书给我的震撼远超出预期。它不仅是一部个人传记,更是一部关于勇气、信念与爱的教科书。黎刹用他短暂而绚烂的一生证明: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微小,但坚定的信念可以撼动整个时代。在这个充斥着功利主义的时代,我们需要这样的故事来提醒自己:有些价值,值得用生命去捍卫;有些光,永远不会被黑暗吞噬。
黎刹自传
知书房
黎刹自传
何塞·黎刹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马可波罗行纪
知书房
马可波罗行纪
沙海昂 / 马可·波罗 著
该书是一位十三世纪的威尼斯人记述他经行地中海、欧亚大陆而游历中国的奇书,曾风靡世界。它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将地大物博的中国向欧洲人作出报道的著作。书中记录了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地区的许多国家的情况,而其重点则是关于中国的叙述。这些叙述在中古时代的地理学史、亚洲历史、中西交通史和中意关系史诸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第三帝国的兴亡
知书房
第三帝国的兴亡
威廉•夏伊勒 著
《第三帝国的兴亡》起源于威廉·夏伊勒在欧洲和纳粹德国生活的真实经历,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缴获的德国文件、德国军官和文官的审讯记录和证词、幸存下来的日记和回忆录。虽然当时许多史学专家对威廉·夏伊勒提出质疑,认为时间沉淀不够长,不足以以客观角度撰写第三帝国的历史。但是,夏伊勒认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丰富的*手资料能为写作者使用,加之他自己独特的亲身经历,促使他无论如何都要写下这段历史。《第三帝国的兴亡》出版后,在全世界范围热销,出版当年仅在美国就售出了200万册,此后加印不断,成为史上销量惊人的历史类畅销书。同时,图书界和史学界也给予了高度认可,《第三帝国的兴亡》先后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非虚构图书奖、凯里-托马斯非虚构图书奖。英国史学家、牛津大学历史系教授休·特雷弗-罗珀不吝赞美之词,说:“这是一部出色的作品,记述客观,论断公正,结论无可辩驳。”60年来,这部史学著作始终在历史类图书的必读榜单占据重要位置,成为千万读者了解第三帝国历史的读物。
史蒂夫·乔布斯传
知书房
史蒂夫·乔布斯传
沃尔特·艾萨克森 著
这本乔布斯唯一授权的官方传记,在2011年上半年由美国出版商西蒙舒斯特对外发布出版消息以来,备受全球媒体和业界瞩目,这本书的全球出版日期最终确定为2011年11月21日,简体中文版也将同步上市。 两年多的时间,与乔布斯40多次的面对面倾谈,以及与乔布斯一百多个家庭成员、 朋友、竞争对手、同事的不受限的采访,造就了这本独家传记。 尽管乔布斯给予本书的采访和创作全面的配合,但他对内容从不干涉,也不要求出版前阅读全文的权利。对于任何资源和关联的人,他都不设限,甚至鼓励他所熟知的人袒露出自己的心声。 “我已经做了很多并不值得自豪的事情,比如23岁时就让我的女友怀了孕,以及我对这件事的处理方式”,他说, “对我而言,没有什么不可以对外袒露的。” 谈及和他共过事的人以及竞争对手,他直言不讳,甚至尖酸刻薄。他的激情、精力、欲望、完美主义、艺术修养、残暴还有对掌控权的迷恋塑造出的商业哲学一览无余。 同样,他的朋友、敌人,还有同事得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毫无掩饰的视角。 他是一位极具创造力的企业家,他有如过山车般精彩的人生和犀利激越的性格,充满追求完美和誓不罢休的激情,他创造出个人电脑、动画电影、音乐、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数字出版等6大产业的颠覆性变革。 乔布斯的个性经常让周围的人愤怒和绝望,但其所创造出的产品也与这种个性息息相关,全然不可分割的,正如苹果的硬件和软件一样。 他的故事既具有启发意义,又有警示意义,充满了关于创新、个性、领导力以及价值观的教益。
精选书评
知书客132733
黎刹的一生让我明白,人永远在寻找自己的路上。他先是学习西方知识,后来又回到菲律宾抗争。他努力过,也迷茫过。但他没有放弃寻找真相。他用行动证明,一个人可以既爱自己的文化,又能拥抱进步思想。看他写的这些东西,我懂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不是盲目排外,也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这种勇气值得我们学习。
黎刹自传
知书房
黎刹自传
何塞·黎刹
知书客551422
读《黎刹自传》能感受到他的一腔热血。他是医生,是作家,更是战士。他用笔当武器,为菲律宾人民发声。他看到殖民统治的黑暗,选择站出来抗争。他不怕牺牲,只求唤醒同胞。这本书记录了他的成长和思考,简单直接却能打动人。他从不说大道理,只是用行动证明什么是爱国。看完会觉得,平凡人也能做不平凡的事。他的精神现在还在激励很多人。
黎刹自传
知书房
黎刹自传
何塞·黎刹
知书客423590
我们这一生,要自己扛起责任,走过殖民压迫,走过流亡他乡,走过民族觉醒,走过艰难抗争,走过忠诚与背叛,走过坚定信念,走过牺牲奉献,走过短暂却辉煌的一生。何塞·黎刹用笔和生命证明,一个人可以为理想付出全部。他教会我们,在黑暗时刻更要挺直脊梁。这位菲律宾国父的故事告诉我们,平凡人也能成就非凡。
黎刹自传
知书房
黎刹自传
何塞·黎刹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