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这本《黎刹自传》其实是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下进入我的视野的。那天逛书店时,看到书架上这本烫金封面的传记在打折,想起大学时教授曾提过这位菲律宾国父的名字,就顺手买了下来。没想到这一读,竟让我在深夜的台灯下数次热泪盈眶。 黎刹的故事比我想象中要震撼得多。这位19世纪的奇才,不仅是医生、作家、语言学家,更是一位用生命点燃民族觉醒之火的革命家。读着读着,我常常会忘记这是一本自传,因为它更像是一曲用鲜血谱写的生命赞歌。最让我惊讶的是,这位被后世尊为国父的人物,在自述中却始终保持着谦逊平实的笔调,这种反差反而让他的形象更加立体动人。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黎刹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他精通22种语言,这个数字至今想来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更触动我的是他学习时的细节描写——在马德里求学时,他常常在图书馆待到深夜,靠着一盏煤油灯苦读;在巴黎实习期间,为了节省开支,他每天只吃一顿简单的午餐。这些细节让我看到了伟人光环背后那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年轻人。作为一个正在准备考研的普通学生,这种对知识的纯粹热爱特别能引起我的共鸣。 黎刹的教育理念也给了我很大启发。他主张"教育应该解放心灵而非束缚思想",这在当时殖民统治下的菲律宾简直是振聋发聩的声音。他创办的"菲律宾联盟"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读到这段时,我不禁联想到当下教育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我们是否也太过注重分数而忽视了真正的思考能力?黎刹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问题,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 书中关于民族意识的描写尤其令人动容。黎刹用笔尖唤醒了一个沉睡的民族,他的小说《不许犯我》就像一把火炬,点燃了菲律宾人的民族自尊。但最打动我的不是他作为革命者的高光时刻,而是他在流放期间依然坚持写作、行医的日常。这种在逆境中依然保持尊严与创造力的姿态,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有力量。记得有个细节:在达皮坦流放时,他每天清晨都会为当地贫民免费看病,下午则教孩子们读书。这种将个人悲剧转化为奉献精神的选择,让我看到了人性最崇高的可能。 黎刹对待爱情的态度也让我深受触动。他与约瑟芬·布拉克森的爱情故事读来令人心碎又敬佩。在面临生死抉择时,他们选择将个人幸福让位于民族大义。这种牺牲精神在今天这个崇尚个人主义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我特别喜欢书中他写给未婚妻的那句话:"如果必须用我的鲜血来浇灌自由的幼苗,那么请记住,我的爱将永远与你同在。" 作为传记,这本书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展现了伟人平凡的一面。黎刹在书中毫不避讳地谈起自己的困惑、恐惧和犹豫。比如在被捕前夕,他坦言自己"双手颤抖得几乎握不住笔";在面临死刑时,他写下对家人深深的愧疚。这些脆弱时刻的袒露,反而让他的勇气显得更加真实可贵。读到这里时,我不禁想:原来英雄也会害怕,但真正的勇气不是没有恐惧,而是带着恐惧依然前行。 合上书页时,窗外已是黎明。黎刹的故事让我重新思考了生命的意义——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民族英雄,但我们都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他教会我:真正的伟大不在于成就的大小,而在于是否忠于自己的信念;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密度。在这个容易迷失的时代,黎刹就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提醒着我们:理想主义永远不会过时,为正义发声永远值得。 这本书给我的震撼远超出预期。它不仅是一部个人传记,更是一部关于勇气、信念与爱的教科书。黎刹用他短暂而绚烂的一生证明: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微小,但坚定的信念可以撼动整个时代。在这个充斥着功利主义的时代,我们需要这样的故事来提醒自己:有些价值,值得用生命去捍卫;有些光,永远不会被黑暗吞噬。
黎刹自传
黎刹自传
黎刹自传
何塞·黎刹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史蒂夫·乔布斯传
史蒂夫·乔布斯传
史蒂夫·乔布斯传
沃尔特·艾萨克森  著
这本乔布斯唯一授权的官方传记,在2011年上半年由美国出版商西蒙舒斯特对外发布出版消息以来,备受全球媒体和业界瞩目,这本书的全球出版日期最终确定为2011年11月21日,简体中文版也将同步上市。 两年多的时间,与乔布斯40多次的面对面倾谈,以及与乔布斯一百多个家庭成员、 朋友、竞争对手、同事的不受限的采访,造就了这本独家传记。 尽管乔布斯给予本书的采访和创作全面的配合,但他对内容从不干涉,也不要求出版前阅读全文的权利。对于任何资源和关联的人,他都不设限,甚至鼓励他所熟知的人袒露出自己的心声。 “我已经做了很多并不值得自豪的事情,比如23岁时就让我的女友怀了孕,以及我对这件事的处理方式”,他说, “对我而言,没有什么不可以对外袒露的。” 谈及和他共过事的人以及竞争对手,他直言不讳,甚至尖酸刻薄。他的激情、精力、欲望、完美主义、艺术修养、残暴还有对掌控权的迷恋塑造出的商业哲学一览无余。 同样,他的朋友、敌人,还有同事得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毫无掩饰的视角。 他是一位极具创造力的企业家,他有如过山车般精彩的人生和犀利激越的性格,充满追求完美和誓不罢休的激情,他创造出个人电脑、动画电影、音乐、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数字出版等6大产业的颠覆性变革。 乔布斯的个性经常让周围的人愤怒和绝望,但其所创造出的产品也与这种个性息息相关,全然不可分割的,正如苹果的硬件和软件一样。 他的故事既具有启发意义,又有警示意义,充满了关于创新、个性、领导力以及价值观的教益。

精选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