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762287
2025年09月03日
奥斯汀的《理智与情感》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世方式。埃莉诺代表理性,她克制情感,用逻辑思考问题。玛丽安则相反,她追随内心,情感外露。小说通过两姐妹的经历说明,纯粹理性或纯粹感性都存在缺陷。理想状态是在两者间找到平衡。理智需要情感的补充,情感需要理智的约束。这就像走钢丝,太偏左或太偏右都会坠落。最终玛丽安学会克制,埃莉诺学会表达,她们都获得了成长。这种平衡的智慧,正是小说要传达的核心。
理智与情感
知书房
理智与情感
简·奥斯汀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知书房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加西亚·马尔克斯 著
“凶手千方百计找人阻止他们行凶,得到的却是所有人的漠视、旁观。” 1951年,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个朋友在全镇人面前惨遭杀害。“我如此急切地想要讲述这桩案件,也许是它最终确定了我的作家生涯。” 1981年,经过30年的调查和思考,马尔克斯终于找到这出悲剧的关键。 此时的马尔克斯,为抗议独裁统治,已经进行了5年文学罢工。然而为完成这一作品,他打破誓言,写下了这部触目惊心的悲剧——《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次年,马尔克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无名的裘德
知书房
无名的裘德
托马斯·哈代 著
《无名的裘德》(1895)是托马斯·哈代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自此以后,哈代转向诗歌创作,《裘德》也被认为是他小说的“天鹅绝唱”。哈代自称要在书中写出“灵与肉的生死搏斗”,以悲怆的笔调叙述了乡村青年裘德一生的而悲剧。裘德贫困孤苦而又多愁善感,他在艰苦劳作之余,摸索自学,排除重重障碍,来到他视为知识圣地的基督寺(影射牛津),但却只能以石匠之身被拒之于大学门外,壮志未酬而身先死。女主人公淑聪颖美貌,是继承父业的圣像工艺师和受过师范教育的青年女性,其思想言行更体现了当时英国早已萌动的女权运动,而在气质上比裘德多一番接受新思潮的敏锐激进。裘德与淑作为自我奋斗的男女青年,受当时社会条件制约,付出了高昂而又惨痛的代价,但终难施展抱负。《无名的裘德》堪称哈代最具社会批判力度的长篇;这一对失败者的生存奋争和精神追求,是英国十九世纪后半叶乡村教育普及后有知识的一代青年劳动者要求改变自身地位的图影。
白鲸
知书房
白鲸
赫尔曼·麦尔维尔 著
小说叙事者以实玛利厌倦陆地的生活,登上裴廓德号捕鲸船当水手。船长亚哈在之前的一次航程中被白鲸咬去半截腿,他此次出航矢志要找到白鲸报仇雪恨。
精选书评
知书客984530
《理智与情感》把现实包装得太精致了。书里那些情感纠葛看似复杂,其实只是贵族小姐们的无病呻吟。奥斯汀用精巧的对话掩饰了故事的空洞。理智和情感的平衡被夸大了,好像只要做好选择题就能获得幸福。现实中的困境哪会这么简单?这种过分修饰的叙事让人产生错觉,以为生活真的能像小说一样优雅得体。说到底,这不过是给中产阶级看的道德童话。
理智与情感
知书房
理智与情感
简·奥斯汀
知书客509513
"如果一个人看不清自己的感情归宿,那么理智很可能帮不上什么忙。"——《理智与情感》中这句带着奥斯汀式智慧的箴言,恰如其分地映照出这部经典小说永恒的魅力。当达什伍德姐妹在爱情与现实的漩涡中挣扎时,19世纪英国乡村的舞会、茶话与漫步场景下,上演的其实是一场关于人性深处永恒矛盾的精彩寓言。
理智与情感
知书房
理智与情感
简·奥斯汀
知书客811753
"如果有人一心作正确的事,那么无论他内心多么偏爱,都会迫使自己忍住不越界。"——简·奥斯汀在这部经典中以其标志性的细腻笔触,揭示了理智与情感间永恒的张力,如同达什伍德姐妹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既是时代的缩影,也映照出每个现代人心中的天平该如何平衡。(47字)
理智与情感
知书房
理智与情感
简·奥斯汀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