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64010
2025年07月31日
医书至宝。妙绝、高绝!从头读可,挑着读也可。头疼时能看,精神好时也能看。老中医能得启发,新手也能涨见识。治大病时该翻,防小病时也该翻。求医不如懂医,懂医不如通医。治病之理!扁鹊把难处说透,把法子写明。八十一问,句句要害。学透它,救人救己。别光背汤头歌,要懂为什么。这才是真本事!
难经
知书房
难经
扁鹊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神农本草经
知书房
神农本草经
佚名 著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作者神农氏,约成书于秦汉时期。书内记载的药物凡365种,分上品、中品和下品三品。原书早已佚失。南朝陶弘景为《神农本草经》做注,并补充《名医别录》,编定《本草经集注》共七卷,把药物的品种数目增加至七百三十多种。清朝孙星衍将《神农本草经》考订辑复,成为现在通行本。 《神农本草经》为中国现存较早的药物学重要文献,本书把药分为三品:认为无毒的称上品为君,毒性小的称中品为臣,毒性剧烈的称下品为佐使。
伤寒杂病论
知书房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著
东汉杰出医学家张仲景撰著的中医书。又称《伤寒卒病论》。共16卷。约成书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为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经典著作之一。原书共包括伤寒论治和杂病论治两部分。问世之后,很快散失,后经晋代王叔和等人搜集整理,编次为《伤寒论》(系原书中的伤寒论治部分)和《金匮要略方论》(系原书中的杂病论治部分)两本书,流传于世。
本草经集注
知书房
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 著
中国古代本草学著作。陶弘景约撰于南北朝南齐永元二年 (500) 前后。本书是南北朝时期全面整理注释《神农本草经》的著作,历代无刊本,现仅存隋唐时期写本残卷2种,其一出土于敦煌,存卷一 “序例”部分,曾于1915年题名 《开元写本本草经集注序录残卷》影印入 《吉石庵丛书》,1955年上海群联出版社题名为 《本草经集注》再次影印。其二出土于新疆吐鲁蕃,仅存燕屎等4种药物残文。其内容除《神农本经》365种药物之外,又增入了《名医别录》所载药物365种,共730种。书中补充了原书“序例”部分,并创用了“诸病通用药”的体例,便于药物检索。
精选书评
知书客996882
读《难经》的时候,很多人称赞它诠释了《黄帝内经》的奥妙。但我发现里面有不少说法和《内经》矛盾。比如脉诊的部分,它提出的理论明显和《内经》不一样。有人说是发展,但更像是为了自圆其说硬凑出来的。最奇怪的是,它把很多病症简单归结为"虚"或"实",这种二分法太机械了。一本标榜解释医理的书,反而制造了更多问题。
难经
知书房
难经
扁鹊
知书客945778
读了两个月才把《难经》翻完。前头讲脉象的部分还能看懂,后面的针灸治法就囫囵吞枣过去了。这本书确实把诊脉的道理讲透了,可有些说法实在绕,非得反复琢磨才明白。古人写医书总爱藏着掖着,不像现在的教材掰开了揉碎了讲。不过话说回来,要不是这么简略,后世也不会出那么多注解本了。甲辰初夏于诊余翻阅,随手记之。
难经
知书房
难经
扁鹊
知书客486944
古医书,读来如坠雾中。似懂非懂,似悟非悟。可正着读,可反着读,可逐字抠,可囫囵吞。清醒时读,昏沉时也读。医家可钻研,常人可琢磨。疑难杂症时求解,百思不解时求解。背方不如懂方,懂方不如用方。用方之道!这《难经》着实难啃,每每翻看,总觉在迷宫里打转,偏又放不下。
难经
知书房
难经
扁鹊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