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23697
2025年09月04日
在翻阅中世纪文学时偶然遇到了塞耶斯的《罗兰之歌》,这部改编自古法语史诗的作品让我陷入深深的困惑。作为一个对中世纪骑士精神充满好奇的现代读者,我原以为会看到一场光荣的圣战史诗,却在这部作品中遭遇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最让我困扰的是查理曼大帝远征西班牙的正当性问题。当读到罗兰率领两万十字军进入异教徒领地时,我不禁要问:这究竟是神圣的征讨,还是赤裸裸的侵略?那些被屠杀的萨拉森人,他们难道没有保卫家园的权利吗?史诗中将他们统统描绘成邪恶的异教徒,这种非黑即白的叙事方式在今天看来实在过于简单粗暴。更令人不安的是,即便是最虔诚的基督徒骑士,在战斗中也会陷入嗜血的狂热,这所谓的"神圣使命"到底有几分神圣? 罗兰的殉道尤其让我心情复杂。他在临终前将手套伸向上天的一幕确实悲壮,但这份忠诚是否值得用全军覆没的代价来换取?我反复思考他拒绝吹响号角求援的决定:这是骑士的骄傲,还是刚愎自用的愚蠢?作为一个现代人,我很难理解这种将个人荣誉置于战友生命之上的价值观。当读到奥利弗斥责罗兰"狂妄自大"时,我竟不由自主地点头赞同。 更吊诡的是战争中的双重标准。基督教骑士可以为了信仰杀戮,而当他们被异教徒杀死时,史诗却将其渲染成可歌可泣的殉道。这种叙事让我感到不适——难道生命价值还要因信仰而异吗?最讽刺的是,当查理曼最终为罗兰复仇时,连自然规律都要为之让路,太阳都要停止运转,这种神迹描写反而让我对整场战争的正当性产生了更多怀疑。 在阅读过程中,我时常想象自己身处那个时代。如果我是罗兰,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如果我是被屠杀的萨拉森平民,又该如何看待这些"圣洁"的侵略者?塞耶斯的改编虽然文笔优美,但字里行间对中世纪价值观的不加批判让我感到不安。也许这就是经典作品的魅力所在——它不会给你现成的答案,而是逼着你在这个充满矛盾的故事里,不断质疑、思考,最终形成自己的判断。
罗兰之歌
知书房
罗兰之歌
多萝西·L·塞耶斯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教师
知书房
教师
夏洛蒂·勃朗特 著
《教授》是夏洛特·勃朗特斯的第一部小说,在小说中,她大胆地扮演了一个男人威廉·克里姆斯沃斯的声音和意识。就像简·爱一样,他没有父母;就像《维莱特》中的露西·斯诺一样,他离开了英国的确定性,在布鲁塞尔开创了生活。但作为一个男人,威廉拥有行动自由,作为一名作家,勃朗特也相应地获得了解放,探索了权力与之间的关系。威廉的第一人称叙述揭示了他对他任教的女子学校的主导的吸引力,这些女校长在学校的“秘密花园”中上演。与此相平衡的是他与他的一位学生弗朗西斯·亨利 (Frances Henri) 的更温和的关系,其中掌握和服从相互作用。《教授》是在夏洛特·勃朗特斯去世后才出版的;今天,它让我们对她至高无上的创造性想象力的最初激荡有了迷人的见解。
无神论者做弥撒
知书房
无神论者做弥撒
巴尔扎克 著
一部主题短篇小说集,收录了王尔德、莫泊桑、巴尔扎克等文豪的作品,探讨了信仰、怀疑与救赎等深刻的哲学和宗教命题。
当代英雄
知书房
当代英雄
莱蒙托夫 著
"小说主人公毕巧林拥有无比的意志力,竭尽所能地对抗虚伪的社会,也对抗矛盾的自我。他玩世不恭,粗暴地剥开世俗的虚假价值观,恣意挥霍自己的复杂心灵,欺骗女人的感情,嘲笑男人的友情,讥讽政府的专横,他玩弄整个时代社会,也与内在自我相互争斗,真诚地揭露自己的虚无可悲。作者藉由“当代英雄”的形象,反映出整个时代社会的诸多恶习,综合出一副尖刻却又动人的心灵样貌,这个形象极具现代性,甚至跨越了时空,让活在现今的我们读时亦自觉心中那不为人知的一面正蠢蠢响应着。 《当代英雄》是一部探索心灵的小说,形式上集游记、日记、忏悔录于一体,包含了五篇互涉的小说──《贝拉》《马克西姆·马克西梅奇》《塔曼》《梅丽公爵小姐》《宿命论者》,以及两篇序文,故事由三位叙事者交织讲述,融成风格独特的故事盛宴。它开创了俄国小说体裁形式的新局,也丰富了心理分析的深度,影响并造就了后辈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等作家。"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