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苑·复恩
【两汉】节选

鲍叔死,管仲举上衽而哭之,泣下如雨,从者曰:“非君父子也,此亦有说乎?”管仲 曰:“非夫子所知也,吾尝与鲍子负贩于南阳,吾三辱于市,鲍子不以我为怯,知我之欲有所明也;鲍子尝与我有所说王者,而三不见听,鲍子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之不遇明君也;鲍子尝与我临财分货,吾自取多者三,鲍子不以我为贪,知我之不足于财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士为知己者死,而况为之哀乎!”

鲍叔牙去世后,管仲掀起衣襟放声大哭,泪水像下雨一样流淌。跟随他的人问:“他不是您的父亲或儿子,您这样痛哭,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管仲回答说:“这不是你们能理解的。我曾经和鲍叔牙一起在南阳做买卖,我在集市上三次被人羞辱,但鲍叔牙并没有认为我胆怯,他知道我是因为想要有所作为才会这样;鲍叔牙曾经和我一起谈论治理国家的道理,但我三次都没能被国君采纳,鲍叔牙并没有认为我无能,他知道我只是没有遇到明君;鲍叔牙还曾经和我一起分过钱财,我每次都拿得比较多,但鲍叔牙并没有认为我贪心,他知道我是因为家里贫穷。生我的是父母,但真正了解我的人是鲍叔牙。士人为了解自己的人可以赴汤蹈火,更何况是为他哀悼呢!”

译文

鲍叔牙去世后,管仲掀起衣襟放声大哭,泪水像下雨一样流淌。跟随他的人问:“他不是您的父亲或儿子,您这样痛哭,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管仲回答说:“这不是你们能理解的。我曾经和鲍叔牙一起在南阳做买卖,我在集市上三次被人羞辱,但鲍叔牙并没有认为我胆怯,他知道我是因为想要有所作为才会这样;鲍叔牙曾经和我一起谈论治理国家的道理,但我三次都没能被国君采纳,鲍叔牙并没有认为我无能,他知道我只是没有遇到明君;鲍叔牙还曾经和我一起分过钱财,我每次都拿得比较多,但鲍叔牙并没有认为我贪心,他知道我是因为家里贫穷。生我的是父母,但真正了解我的人是鲍叔牙。士人为了解自己的人可以赴汤蹈火,更何况是为他哀悼呢!”

注释
泣下如雨:眼泪象雨一样,形容伤心到极点。 不肖:不成材。 知己:了解、赏识自己。
作者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