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送奚三还扬州
【唐代】孟浩然

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

水乡广阔无垠,没有边际,我们一同乘着风势,驾舟航行。

羡君从此去,朝夕见乡中。

我羡慕你将踏上归途,日日夜夜都能见到乡中父老亲友。

余亦离家久,南归恨不同。

而我也已离家多时,心中满是对南归的渴望,却遗憾不能与你同行。

音书若有问,江上会相逢。

若将来有机会互通音信,或许在江水之上,我们还会再度相逢。

译文

水乡广阔无垠,没有边际,我们一同乘着风势,驾舟航行。

我羡慕你将踏上归途,日日夜夜都能见到乡中父老亲友。

而我也已离家多时,心中满是对南归的渴望,却遗憾不能与你同行。

若将来有机会互通音信,或许在江水之上,我们还会再度相逢。

注释
洛下:当指洛阳。 奚三:姓奚,排行三,事迹未详。 扬州:旧治在今江苏江都县西南,曾更名广陵,复为扬州。 水国:即水乡,江河湖泊纵横的地区。这里当指扬州一带。 使风:借助风力行船。 乡中:指乡中父老亲友。 南归:襄阳在洛阳南,故称。 恨:遗憾。 不同:指不能一同南归。 音书:音讯,书信。 问:打听。
作者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