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读《贵族之家》的过程让我很矛盾。一方面不得不承认屠格涅夫写景确实厉害,那些俄罗斯庄园的描写像油画一样在眼前展开;另一方面,整本书弥漫着令我烦躁的贵族式无病呻吟。主人公拉夫列茨基的苦闷,本质上就是吃饱喝足后的精神空虚。 先说优点。书中对丽莎这个人物的塑造很成功。她那种宗教式的自我牺牲,比男主角的忧郁更有真实感。特别是她最终选择进修道院的结局,算是全书最有力量的情节。俄罗斯文学里这种女性形象总是比男性角色更鲜活。 但是问题太多了。拉夫列茨基这个人物简直集合了所有令我厌恶的特质。他口口声声要改革农奴制,实际做的就是在自己庄园搞些不痛不痒的改良。这种虚伪和《瓦尔登湖》里的梭罗异曲同工——都是既得利益者的自我感动。更可笑的是他对待感情的态度,对妻子瓦莲卡的厌恶写得理直气壮,转头又能对丽莎产生"崇高爱情"。这种双重标准令人作呕。 书里对农奴的描写尤其让人不舒服。屠格涅夫确实比同时代作家进步,但他笔下的农奴仍然像风景画里的点缀。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衬托贵族的善良或罪恶。最讽刺的是,当拉夫列茨基在思考人生意义时,那些真正在劳作的人根本没有出现在他的视野里。 最难以接受的是全书的情感基调。那些没完没了的忧郁、犹豫、忏悔,本质上就是特权阶级的奢侈病。当普通人为生存挣扎时,这些贵族在为自己的道德瑕疵唉声叹气。这种情绪在今天的语境下显得尤其可笑。
贵族之家
贵族之家
贵族之家
伊凡·屠格涅夫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