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09247
2025年09月04日
古希腊哲学这块硬骨头最难啃的地方,就在于现代人总得先跟翻译问题搏斗一番。我手头这本《政治学》号称是经典译本,但翻开第一页就让人血压飙升。亚里士多德动不动就来个"人是政治的动物",翻译非得处理成"人按其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存在",这种学术黑话简直是在给读者设置阅读理解障碍。更离谱的是同一章节里,"公民"和"城邦成员"随意切换,后面讨论政体类型时,明明在说"王制",突然又变成"君主政体",搞得我总要翻回去确认是不是同个概念。 内容编排更是灾难现场。开篇先甩出几十页关于奴隶制的论述,现代读者看到"有些人天生就该当奴隶"这种暴论,没把书扔了都算脾气好。等熬过这段,突然又开始分析家庭管理,从如何驯养牲畜跳到讨论货币起源,活像学术版的跳房子游戏。我读《理想国》时至少能顺着苏格拉底的诘问法走,可亚里士多德这种想到哪写到哪的作风,简直是把课堂笔记直接出版的感觉。 最让人火大的是他那种贵族老爷的傲慢视角。全书充斥着"显然""众所周知"这类武断表述,可细看所谓的"常识"全是雅典精英阶层的偏见。比如声称女人比男人少八颗牙齿这种谬误,居然也能当作论据写在书里。谈到民主制时,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都快从纸面上溢出来了——在他眼里平民参政就像是让羊群来管理牧场。这种骨子里的阶级优越感,让现代读者每隔五页就想摔书。 理论建构更是漏洞百出。著名的政体六分法看似严谨,实际操作中根本说不清贵族制与共和制的分界线在哪。他一边强调中庸之道,一边又把平民和富人完全对立起来,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哪里中庸了?更可笑的是关于革命预防的章节,建议统治者"不要让任何人显得过于强大",结果他自己的学生亚历山大帝就证明了这套理论有多苍白。我读马基雅维利时虽然也皱眉,但至少能感受到现实政治的残酷逻辑,而亚里士多德这些建议就像贵族沙龙里的纸上谈兵。 情感描写方面更是灾难。谈到公民友谊时完全在套用伦理学公式,活像在分析几何图形。可现实中政治联盟哪有什么"因美德而结合"的纯粹性?看他描写理想政体下的公民情谊,简直比幼儿园的友谊童话还天真。后来读到西塞罗的《论义务》反而更接地气——至少承认政治合作本质上是利益计算。 不过最让我失望的是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号称政治学开山之作,但关于具体制度设计的讨论少得可怜。说要比较各种政体优劣,结果八成篇幅都在复述常识性观察。当代读者想了解古希腊城邦运作细节,还不如去读修昔底德的战史。那些被吹捧的"超前思想",比如法治观念和三权分立雏形,放在原文里不过是只言片语,后世学者未免过度解读了。 当然也不是全无价值。关于教育塑造公民性格的论述确实有启发性,可惜紧接着就主张要把工匠排除在公民之外。他对中产阶级的重视算是个亮点,但所谓"中产"根本就是他那个时代的富裕商人。这种选择性进步性就像在毒药里掺蜂蜜,反而更让人恼火。 坚持啃完这三百多页后,我终于理解为什么但丁称他为"智者之师"。这本书根本是写给古代贵族子弟的统治手册,现代读者非要从中挖掘普世真理,就像硬要从过期药箱里找维生素。那些学院派总爱说"要放在历史背景下理解",可同一时期的中国思想家早就提出"民为贵"的主张了。说到底,这本书的价值不在指导现实,而像博物馆里的青铜器——让我们看清人类政治思维曾经多么野蛮又自以为是。现在每次看到有人引用亚里士多德来论证现代议题,我都想说:您还是先把书里关于奴隶制的章节重读一遍吧。
政治:对政府的认识
知书房
政治:对政府的认识
亚里士多德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尤西弗罗
知书房
尤西弗罗
柏拉图 著
尤西弗罗(Euthyphro)是柏拉图早期创作的哲学对话录,记录了苏格拉底与雅典公民尤西弗罗关于宗教虔诚本质的辩论过程。 对话以尤西弗罗控告父亲渎神案为切入点,通过苏格拉底式诘问法探讨虔诚的本质定义。尤西弗罗提出“被诸神喜爱即虔诚”的初始观点,苏格拉底则用诸神分歧论证该定义的自相矛盾。修正为“被所有神共同喜爱的事物为虔诚”后,苏格拉底通过因果关系类比揭示该定义仍隐含“虔诚本质先于神意”的困境。 该对话提出的“尤西弗罗困境”构成了西方哲学经典论题:道德标准源于神意还是独立于神意存在。这一两难命题在神学伦理学中持续引发关于道德权威来源的讨论。
沉思录
知书房
沉思录
马可·奥勒留 著
《沉思录(新版)》是古罗马斯多亚派哲学最后一部重要典籍。玛克斯并不曾努力建立哲学体系,所以在《沉思录(新版)》里我们也不必寻求一套完整的哲学。他不是在作哲学的探讨,他是在反省,他是在表现一种道德的热诚。我们借此可以想见其为人,窥察其内心,从而对于为人处世律己待人之道有所领悟。《沉思录(新版)》共计12卷,此版译文出自大师梁实秋先生之手,并配有译者的点评、批注,而其所选译文也是最接近原著意愿的Haines版。
论李维
知书房
论李维
马基雅维里 著
《论李维》是对李维《罗马史》前10卷的评注。是一本怀古的、品德高尚的共和派手册。马基雅维里在《论李维》中涉及了他关于政治、道德、命运和必然性等重大观点。 在此书中他告诫共和国的公民、领袖、改革家和奠基人如何自我治理,如何捍卫他们的自由,避免腐败。书中讨论了古代与现代的共和主义,在这里我们尤其可以看到他与亚里士多德政治主张的密切关系,也涉及了他对基督教的批判,显示了他本人对自己时代世俗化与现代性的看法。
精选书评
知书客306042
政府制度像一条漫长的路,我们走过专制统治,走过寡头掌控,走过民主喧嚣。亚里士多德说最好的政体是共和制,但这个理想从未真正实现。他讨论公民美德,现实中却是权力斗争。他分析各种政体优劣,但两千年来人类依然在重复同样的错误。这本书充满智慧,却改变不了什么。政治永远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拉扯,而普通人只能默默承受。
政治:对政府的认识
知书房
政治:对政府的认识
亚里士多德
知书客318558
翻开这本古老的智慧,竟读到心潮澎湃。亚里士多德用他特有的缜密思辨,将城邦的肌理层层剥开,让我看清了政治最本真的模样。那些关于公民、政体、正义的讨论,穿越两千多年依然鲜活如初。合上书页时,仿佛听见雅典学院的辩论声在耳边回响。
政治:对政府的认识
知书房
政治:对政府的认识
亚里士多德
知书客387394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但现代人有多少真正关心政治?他把奴隶制看作自然现象,这观点现在看简直荒谬。他推崇的城邦政治在小国可行,拿到今天的大国根本行不通。书里讲的那些理想政体,现实中哪个国家真的做到了?政治理论总是完美的,现实却总是充满妥协和肮脏交易。要理解政府,不如直接去看新闻。
政治:对政府的认识
知书房
政治:对政府的认识
亚里士多德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