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07812
2025年07月14日
道德审判未必揭示真相,反而遮蔽人性。《红字》里海斯特的罪与罚看似分明,其实牧师才是真正的囚徒。她戴红字活得坦荡,他藏秘密日渐枯萎。霍桑写得透彻,虚伪的正义比公开的耻辱更伤人。社会定下的罪,有时恰恰照见社会的病。海斯特最终赢得尊重,因为真实比完美更强大。这本书让我明白,与其伪装圣人,不如做个完整的凡人。
红字
知书房
红字
纳撒尼尔·霍桑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庄院风波
知书房
庄院风波
陀思妥耶夫斯基 著
一部小说合集,故事背景多设定于乡村或庄园,围绕着家族恩怨、财产纠纷和社会变迁带来的冲突展开。
癌症楼
知书房
癌症楼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著
瑞典学院前常务秘书贺拉斯•恩达尔作序推荐 独家收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受奖词 该书《癌症楼》是索尔仁尼琴的代表作一,也是他据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作品。 “癌症楼也叫做13号楼”。科斯托格洛托夫经过二十几年的军队、劳改营、流放地的生活后,得了癌症,直至奄奄一息才好不容易住进了癌症楼。接受放射治疗后,他的病情渐渐好转。但是下一个疗程的“激素疗法”将使他失去性能力。在多年沉冤蒙难的日子中他已淡忘了女人,但他来到癌症楼治疗的时候,性意识在他身上猛然苏醒,强烈的情欲,本能的欲望,成为生命力的一种标志。在展示他追求精神自由的同时,作者还描写了科斯托格洛托夫及其同室病友的不同命运和经历,他们的性格形成和人格扭曲,如向上爬的官僚鲁萨诺夫、青年地质学家瓦吉姆、女医生薇拉等等。 《癌症楼》是一部呼唤人性的人道主义作品,同时又是剖析社会“毒瘤”,思考社会悲剧之根源,反思时代和历史的作品。 他的人生与作品是如此相仿,堪称典范,相互之间,几乎不可分割。
远大前程
知书房
远大前程
查尔斯·狄更斯 著
孤儿匹普从小由姐姐抚养,受雇于贵族郝薇香,并且爱上了她的养女艾丝黛拉,一心想成为“上等人”。他小时候好心搭救的一名逃犯在国外发财致富,为报答救命之恩,巧妙安排他去伦敦接受上等教育,进入上流社会。然而命运并不与匹普的希望接轨:艾丝黛拉另嫁他人,逃犯被擒,遗产充公,匹普的“远大前程”转眼化为泡影。整部小说情节扣人心弦又感人至深,希望由萌生而至幻灭的过程唤起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共鸣。不少西方评论家将其推崇为狄更斯最出色的作品。
精选书评
知书客494882
"在人们心中有着一片比海洋和天空更加广阔的区域,那就是良知的疆域。"——《红字》展现了清教社会中人性与道德的深刻冲突,纳撒尼尔·霍桑以海斯特·白兰的红字"A"为棱镜,折射出罪孽、救赎与真实自我之间的永恒博弈。
红字
知书房
红字
纳撒尼尔·霍桑
知书客921430
我读了《红字》,感觉很不舒服。这本书讲了一个女人因为通奸被惩罚,一直戴着红字。我觉得这个故事不公平。女主角海斯特被社会排斥,但她其实很坚强。其他人对她很残忍。书里的宗教和法律显得虚伪。我不喜欢这种压抑的故事。人犯错应该有机会改正。这本书让我觉得世界很冷酷。我不同意作者的观点。
红字
知书房
红字
纳撒尼尔·霍桑
知书客463696
玫瑰色的痛楚不过是一层遮羞布。海斯特的白日梦让人作呕,她以为胸前的字母A能够洗刷罪孽,却不过是另一种标榜自我的方式。牧师狄姆斯台尔更可笑,用忏悔伪装高尚,却从未真正直面自己的懦弱。霍桑将通奸包装成灵魂救赎,可说到底不过是场自恋的表演。罪就是罪,何必披上圣洁的外衣?我们活在真实世界,不需要这种虚伪的精神胜利法。
红字
知书房
红字
纳撒尼尔·霍桑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