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11060
2025年09月04日
我在想,如果我也像大卫·科波菲尔那样,从小就被继父虐待、被送去黑工厂当童工,我还能保持那份天真的善良吗?狄更斯笔下的人物总是过分美好得不像真人——即便在最黑暗的境遇里,大卫依然能遇见天使般的房东太太、仗义的朋友、最终还靠写作逆袭成名。这真的可能吗?还是说这只是维多利亚时代读者们需要的励志童话? 这本小说最让我不适的是它对苦难的美化。被继父用皮带抽打后,大卫的记忆里居然满是"阳光透过阁楼窗户"的温暖画面;在酒厂做苦工时,他还能注意到"老鼠在麦堆里嬉戏"的可爱场景。这太不真实了。现实中的创伤不该是被玫瑰色滤镜柔化后的产物,那些被碾碎的童工们,有几个能像大卫这样幸运地遇到贵人相助?狄更斯用轻盈的笔触描写沉重的人生,这算不算对真实苦难的消解? 更讽刺的是,当大卫最终跻身上流社会,他对待底层仆人的态度简直和当年虐待他的继父如出一辙。那个曾经发誓"永远不做冷酷大人"的孩子,终究还是变成了体制的一部分。也许这才是最真实的结局——我们都以为自己能改变世界,最后却被世界改变了形状。 朋友说这是狄更斯的半自传,所以带着理想主义滤镜。但当我看到书中那些被随意牺牲的配角——比如终生瘫痪的佩格蒂先生,或是疯癫而死的达特尔小姐——就觉得这种选择性慈悲令人窒息。为什么主角总能获得救赎,而配角就必须承受厄运?这难道不是另一种残酷吗? 合上书时我在想,我们推崇的经典文学,或许只是用精致文字包装的麻醉剂。它让我们相信善良终有回报,却闭口不谈那些真正被碾碎在时代车轮下的无名者。大卫的成功故事越是光明,照出的阴影就越发浓重。
大卫·科波菲尔
知书房
大卫·科波菲尔
查尔斯·狄更斯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青春咖啡馆
知书房
青春咖啡馆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著
在巴黎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靠近卢森堡公园的奥黛翁,有一家名叫孔岱的咖啡馆。它像一块巨型磁铁一样,吸引着一群十八到二十五岁的年轻人。他们“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放荡不羁”,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从不考虑未来,享受着文学和艺术的庇护。 在这群客人之中,有一个名叫露姬的二十二岁女子特别引人注目。她光彩夺目,就像银幕上光芒四射的女影星。她是从哪里来的?她有着怎样的故事?她的迷人光芒之后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她是不是在逃避什么?故事围绕着这名年轻女子的失踪展开。四个叙述者纷纷登场,他们都已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向读者娓娓讲述露姬的短暂人生经历。
红与黑
知书房
红与黑
司汤达 著
《红与黑》是十九世纪法国乃至欧洲文学的一座丰碑。个人与社会间的对抗是《红与黑》的中心主题。该书向传统习俗挑战,谴责了社会价值的虚伪。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最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法国的社会风气。小说以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但不是爱情小说,而是一部反映政治小说。《红与黑》开创了“意识流小说”和“心理小说”的先河,形成了一种“司汤达文体”,使小说创作发展到注重心理描写与情绪抒发。人们因此称司汤达为“现代小说之父”。
汤姆叔叔的小屋
知书房
汤姆叔叔的小屋
哈里特·比彻·斯托 著
《汤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 or, Life Among the Lowly),又译作《黑奴吁天录》《汤姆大伯的小屋》,是美国作家哈里特·比彻·斯托(斯托夫人)创作的一部反奴隶制长篇小说,最初于1851年6月—1852年4月在华盛顿一家名为《民族时代》的杂志上连载。 《汤姆叔叔的小屋》主要讲述老黑奴汤姆的悲剧命运和其他黑奴的悲惨遭遇,揭露和控诉了美国南方惨无人道的奴隶制的罪恶。小说围绕汤姆几次易主的遭遇和伊莱扎争取自由的斗争展开。 《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小说是19世纪最畅销的小说(以及第二畅销的书,仅次于最畅销的书《圣经》),并被认为是刺激1850年代废奴主义兴起的一大原因。在它发表的头一年里,在美国本土便销售出了三十万册。这部小说中关于非裔美国人与美国奴隶制度的观点曾产生过意义深远的影响,并在某种程度上激化了导致美国内战的地区局部冲突。《汤姆叔叔的小屋》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是如此巨大,以致在南北战争爆发的初期,当林肯接见斯托夫人时,曾说到:“你就是那位引发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 后来,这句话为众多作家竞相引用。
精选书评
知书客134243
狄更斯这本书写得太啰嗦了。他总想把所有事情都写进去,结果每一件事都写不深。大卫的成长经历本来可以写得更好,但作者只会用那些老套的情节。好人特别好,坏人特别坏,这种写法太简单了。我看到后面就觉得烦,所有问题都用巧合解决,这算什么本事?书里人物说的话也假,不像真人会说的。狄更斯就是靠这套东西骗眼泪,其实没什么真东西。
大卫·科波菲尔
知书房
大卫·科波菲尔
查尔斯·狄更斯
知书客417276
这本书让我看到一个人的成长有多不容易。帕梅拉从软弱到坚强,从迷茫到清醒,有人说她太理想化,但我觉得这是普通人的真实写照。我们都会遇到困难,都会怀疑自己,关键是怎么面对。帕梅拉教会我,困难不可怕,怕的是不敢往前走。当你一遍遍经历这些,就会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好。这就是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
帕梅拉 - 第二卷
知书房
帕梅拉 - 第二卷
塞缪尔·理查森
知书客409877
在《决断谷》里,我们跟着主角走完了一生。一开始她充满理想,后来遇到现实的打击。她试着妥协,内心却在挣扎。她爱过人,也被人辜负。她犯过错,也学会了原谅。最终她明白生活不是非黑即白。这本书写得很真实,就像在讲我们每个人的故事。看完觉得人生就是这样,要自己经历才能懂。
决断谷
知书房
决断谷
伊迪丝·沃顿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