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93779
2025年09月04日
"真相从来不是简单的,它就像一面破碎的镜子,每个碎片都折射出不同的光芒。"
档案
知书房
档案
蒂莫西·加顿艾什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刚果之行
知书房
刚果之行
安德烈·纪德 著
《刚果之行·乍得归来》是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于1920年代创作的非洲游记合集。作者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基于其亲身考察法属殖民地刚果和乍得的经历,以日记体形式记录见闻。 全书分为《刚果之行》与《乍得归来》两卷,涵盖布拉柴维尔至阿尚博堡的刚果流域探险及洛贡河流域考察。内容既描绘非洲自然景观与民俗文化,亦揭露法国殖民公司对当地资源掠夺、经济压榨等现象,附录收录相关特许经营公司的原始文件作为佐证。书中融合纪实性与批判性,呈现殖民体系下的人文观察与社会反思。
事实即颠覆
知书房
事实即颠覆
蒂莫西·加顿艾什 著
本书是蒂莫西•加顿艾什最新一本融历史研究与新闻报道于一体的文集,收入作者2000—2009年发表在《纽约书评》、《卫报》等媒体上的文章。作者追踪世界大事,从东欧的“橙色革命”、英国与欧洲及欧盟关系的演变,到伊斯兰主义的兴起、美国大选及反恐,再到缅甸、伊朗等非西方国家的新动向,其足迹几乎遍及全球,深度挖掘各种事件的来龙去脉,给当下事件的报道以历史的深度,并赋予它们文学化的表达,同时探讨作家与事实的关系。本书集中体现了加顿艾什这种独特的写作风格。
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
知书房
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
彼得·海斯勒 著
我叫彼得·海斯勒,是《纽约客》驻北京记者。这本书讲述了我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 2001年夏天,我考取了中国驾照,在此后的七年中,我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这七年也正是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期,单在北京一地,每天申领驾照的新人就有一千多,其中有好几年,乘用车销售额的年增长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中国政府在乡村所铺设的公路里程数,就超过了此前半个世纪的总量。 《寻路中国》一书有几条不同的线索。它首先叙述了我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在这里,我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最后,则是中国东南部一个工业小镇的城市生活场景。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 《寻路中国》是我的中国...
精选书评
知书客421281
这本书让人失望。作者说自己写的是历史档案,但内容全是主观臆测。他采访的人太少,结论下得太快。整本书像是在给某些人洗白。真相不是这样的。很多重要细节被刻意忽略,反而大量描写无关痛痒的内容。读者想看的是事实,不是个人观点。这本书打着档案的旗号,实际上只记录了作者想看到的东西。这样的书不值得花时间读。
档案
知书房
档案
蒂莫西·加顿艾什
知书客493672
这本小说写得太真实了,读完心里很难受。左拉把底层人民的生活写得特别清楚,每个人物都像是活生生的。虽然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但现在的人读了一样能明白。主人公的遭遇让人想起身边的一些人。这本书让我想了很多普通人的生活状况。
小酒店
知书房
小酒店
爱弥尔·左拉
知书客182581
这本书让我感到愤怒和失望。作者试图用冷静的笔调描述卢旺达大屠杀,但实际效果像是在为罪行开脱。书中大量引用施暴者的自白,却很少给受害者发声的机会。最令人窒息的是,那些杀人犯事后依然过着正常生活,丝毫没有悔意。读完后我只觉得恶心,这样的书除了让人更绝望还有什么意义?真实的历史不该被这样轻描淡写地处理。
与屠刀为邻
知书房
与屠刀为邻
让·哈茨菲尔德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