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89981
2025年07月30日
翻开《大唐新语》,总让人心潮澎湃。刘肃笔下的盛唐气象扑面而来,那些君臣对答、朝野轶事,无不彰显着开放包容的大国气度。我尤其感慨于唐代皇帝纳谏的雅量,魏征直谏如刀,太宗却能欣然受之,这般胸襟实在令人叹服。读着这些文字,仿佛触摸到了中华文明最自信的黄金时代,那种海纳百川的气魄,至今仍让人心向往之。
大唐新语
知书房
大唐新语
刘肃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朝野佥载
知书房
朝野佥载
张鷟 著
笔记小说集。唐张鷟撰。原二十卷,今本六卷,又作三卷。记载隋唐两代朝野佚闻,尤多武后朝事。对当时朝政颇多讥评,也记述了不少神鬼怪异之事和琐语琐闻。其中亦多怪诞不经的传说。但因究属第一手材料,故不记载为《资治通鉴》所取。鷟死于玄宗开元年间,书中有若干条记载开元以后事,系当后人所窜入。1979年中华书局排印本系据《宝颜堂秘笈》、《说郛》等本校点,并附有补辑。今人赵守俨有《张鷟和<朝野佥载>》,载《文史》第8辑。
警世通言
知书房
警世通言
冯梦龙 著
《警世通言》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白话短篇小说集。该书完成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其题材或来自民间传说,或来自民间宗教宝卷和小说。故事描述的时代包括宋、元、明三代。该作品集中许多作品取材于下层人民的现实生活,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其中描写爱情的作品占有很大比例,歌颂了青年男女对幸福爱情的追求和对真诚爱情的专一、忠诚,以及他们对封建礼教的反抗斗争。另外,也有一些作品表现了下层人民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和反抗情绪。
隋唐两朝志传
知书房
隋唐两朝志传
罗贯中 著
又名《隋唐志传通俗演义》。十二卷一百二十二回。明罗贯中 撰。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叙述自隋公杨坚受周主禅即帝位建立隋朝(581年)至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之间二百九十多年的隋唐两朝历史故事。是集自隋公杨坚于陈高宗大建十三年辛丑岁(581)受周主禅即帝位起,历四世禅位于唐高祖,以迄僖宗乾符五年戊戌岁(878)唐将高元裕戮王仙芝止,凡二百九十五年。记述了隋唐两朝重大事件和主要战争,两朝重要人物皇帝、名将、忠臣、义士、仁人等。罗本《隋唐两朝志传》,乃隋唐系列小说的祖本,如熊大木的《唐书志传》、褚人穫的《隋唐演义》,后来的《隋炀帝艳史》、袁于令的《隋史遗文》都由此演变而来。明万历刊本,题“东原贯中罗本编辑”,“西蜀升庵杨慎批评”。书末云“万历己未岁(1619)季秋既望金阊书林龚绍山绣梓”。卷首有杨慎序,另有林瀚序,谓曰:“访有此作,求而阅之,始知实亦罗氏原本,因于暇日遍阅隋唐(诸)书所载英君名将忠臣义士,凡有关风化者悉编为一十二卷,名曰《隋唐志传通俗演义》。”罗氏原本难见,林本存日本东京尊经阁。
精选书评
知书客737587
从八月读到十月才看完这本书,用了两个月时间。第十三卷讲的是杂记,只是大概翻了翻。刘肃记录唐朝的事,写得清楚,也有条理,对官场和文人的描写很实在。但有些地方太简略,重要的事情一笔带过。作为史料有价值,但不如《贞观政要》详细。文笔一般,不算特别好。甲辰年初冬随手记于北京。
大唐新语
知书房
大唐新语
刘肃
知书客221066
岁在辛丑,暮春三月始读此书,秋风起时方得掩卷。刘肃《大唐新语》采摭旧闻,记载朝章,拾贞观遗事,存开元余响。虽言体制之宏阔,实则观察之细微;虽标皇家之往事,不掩市井之真容。其叙事闲远有致,论断精核不刊,令千年后之读者犹可想见当日衣冠人物。特其不事雕琢而自然成章,更为难能可贵也。莼客记于枕上。
大唐新语
知书房
大唐新语
刘肃
知书客991949
自仲春至季夏始读竟此书,凡百日有余。后主簿所记朝野轶闻,尤详于琐事末节,往往令人失笑。学士刘肃排比旧闻,掇拾遗事,虽不免芜杂,然可补正史之阙,此其可贵也。笔墨间时见机锋,或寓褒贬于叙述之中,颇具《世说》遗韵。唐人说唐事,较后世稗官更得其实,此乃治唐史者不可不观之书。辛卯长夏竹庵记于沪上。
大唐新语
知书房
大唐新语
刘肃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