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39982
2025年09月04日
翻开这本厚重的传记,我们随着明治天皇路过维新变革,路过权力角斗,路过文明开化,路过帝国崛起。但那些被刻意美化的宫廷秘闻,那些被轻描淡写的侵略野心,真的就是历史的全部真相吗?作者用华丽的文笔编织着明治神话,却让人忍不住怀疑——这位被神格化的君主,是否也在路过自己制造的战争阴云时,有过片刻的犹豫与忏悔?
明治天皇
知书房
明治天皇
唐纳德·基恩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查理大帝传
知书房
查理大帝传
艾因哈德 & 圣高尔修道院僧侣 著
查理大帝是欧洲中世纪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人物之一,他建立的帝国对西欧的历史发展有着极大影响。《查理大帝传》包括两种传记,一种为时人艾因哈德(770—840)所撰,另一种为圣高尔修道院某佚名僧侣所撰。两种传记均写于九世纪,是关于查理大帝的最早的史料,极具史学价值,囊括了他在国内外的成就和功绩、私生活和性格、他对教会的虔诚和护持等。特别是艾因哈德,他是加洛林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所作的传记受到古典时期作家的影响,去除了很多宗教迷信的部分,价值更为突出。
如果种子不死
知书房
如果种子不死
安德烈·纪德 著
《如果种子不死》是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1926年出版的自传体作品 。书名源自《圣经·约翰福音》“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的寓言,纪德因文学成就获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 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记述作者童年至26岁结婚前的清教徒家庭生活、求学经历及对表姐的情感萌发;下卷聚焦阿尔及利亚旅行期间与王尔德的邂逅及自我认知转变。作品以第一人称坦承同性恋倾向形成过程,突破同时代自传写作范式,通过日记体叙事展现个体生命体验,其结构对应《圣经》浪子回家隐喻。书中融合北非游历对身份认同的冲击,呈现作家敏感矛盾的成长轨迹。
战壕中的四个星期
知书房
战壕中的四个星期
弗里茨·克莱斯勒 著
弗里茨·克莱斯勒 - 当时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之一,如果不是有史以来的话,他讲述了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奥地利士兵的经历。《战壕中的四个星期》简要记录了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东线的战斗,于 1915 年在他受伤光荣退伍后首次出版。他在美国度过了战争的余生。他于 1924 年返回欧洲,最初住在柏林,然后于 1938 年移居法国。此后不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再次定居美国,并于 1943 年归化为公民。这本书值得注意的是,它是第一本真正由在前线服役的著名小提琴家撰写的战争书籍。该材料以活力和简单性呈现。战争现象之一——一个高度情绪化、神经质的文学或艺术追求者,习惯于精致、文化和奢华的氛围,在几天内突然变成了一个原始的野蛮人——引起了作者的兴趣。
精选书评
知书客303967
看了《明治天皇》,感觉不太明白。作者写了很多细节,但重点在哪儿?明治天皇这个人到底怎么评价?书里说了他的生活,但没说清楚他的想法。我觉得有点乱。可能我对日本历史懂得太少。书是好书,就是读完了还是有很多疑问。
明治天皇
知书房
明治天皇
唐纳德·基恩
知书客602372
明治维新风云激荡,君王气度令人神往。虽行文略显拖沓,但明治天皇躬身力行的身影跃然纸上。跟着这本书,仿佛穿越到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看他如何以羸弱之躯撑起强国之梦。生活再难,想想幕末志士披荆斩棘的豪情,便又有了前行的勇气。东京街头的樱花,都多了几分历史沉淀的芬芳。
明治天皇
知书房
明治天皇
唐纳德·基恩
知书客651136
切斯特顿这本传记把勃朗宁写成了圣人。他刻意忽略诗人的缺点。勃朗宁其实很自负,作品也晦涩难懂。但切斯特顿只说好话。他美化事实,让人误以为勃朗宁完美无缺。这种写法对读者没帮助。我们想看真实的勃朗宁,包括他的优点和缺点。这样才有参考价值。切斯特顿的态度有问题。他不是在写传记,是在造神。这种书不值得花时间读。
罗伯特·勃朗宁传
知书房
罗伯特·勃朗宁传
吉尔伯特·基思·切斯特顿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