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翻开《小岛经济学》的第一章,那些关于捕鱼和借贷的简单寓言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作者用浅显的比喻拆解复杂的经济学原理,仿佛要给每个读者都递上一把打开经济学大门的钥匙。但继续往下读时,这种明亮感渐渐被困惑取代——为什么所有的经济问题都能用这个小岛模型来解释?当现实世界远比几条鱼的交易复杂得多时,这种刻意简化的叙述方式是否反而成了理解的障碍? 书中对自由市场的推崇近乎偏执,像极了某个坚信自己掌握了宇宙真理的布道者。那些关于政府干预必然导致灾难的断言,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今天读来尤其令人不安。我时常停下来思考:这是经济学的本质,还是某种特定意识形态的包装?当作者把凯恩斯主义比作"魔法经济学"时,那种嘲弄的语气让人不禁皱眉——难道所有不同的经济观点都该被如此漫画化吗? 最令人困惑的是,这本号称要"让经济学变得简单"的书,最终呈现的却是一个过于整洁的世界图景。就像用乐高积木搭建的华尔街模型,虽然形似,却缺少了真实经济活动中那些混乱而重要的细节。读完最后一个关于鱼本位制的故事,我发现自己反而比开始前更困惑了:这究竟是一本经济启蒙读物,还是一则精心设计的政治寓言?
小岛经济学:鱼、美元和经济的故事
小岛经济学:鱼、美元和经济的故事
小岛经济学:鱼、美元和经济的故事
彼得·希夫 & 安德鲁·希夫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通往奴役之路
通往奴役之路
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  著
《通向奴役的道路》一书在哈耶克的学术生涯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这本书为他赢得广泛的注意,他的世界性声誉就是由此奠定的。他在这本书中论证道,当时正在计划中的福利国家不是为个人自由的战斗在和平时期的继续,倒是朝着专制的方向迈出了一步。因此,他认为追求计划经济,其无意识后果必然是极权主义。为了反对这种计划经济,哈耶克有力地重申了他一贯坚持的古典自由主义观点,同时,也允许适度的政府活动,但这仅限于符合他的法治概念的那些活动形式。应该强调的是,哈耶克的自由主义包括对许多有用的社会制度的赞赏,但这些制度只能是人的自发行动的后果,而不能是人设计的结果。这一论点是从休漠、亚当・斯密和苏格兰历史学派那里继承过来的,它在哈耶克的著作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由此出发,哈耶克认为,良好的社会不是简单地依赖于在政府所提供的法律框架内追求私利,相反,它应依赖于一套复杂的法律、道义传统和行为规则的框架,这套框架的特点应该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理解和认同。 这部著作从问世直到今天,一直在学术界中存有争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本书本身的内在悖论。我们知道,哈耶克这本书的观点来源于关于市场和其它非主观设计的制度所具有的“自发秩序”的特性的思想。这种思想使哈耶克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使他不可避免地陷于社会进化和团体选择的争端之中。他对选择机制特点的论述与自由主义的关系并不总是清楚的。这些论点的非理性特征与其高度理性的几近乌托邦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形成鲜明的对照。《通往奴役之路》一书所存在的这种缺陷,日后也为作者本人意识到,他在后来出版的《自由宪章》和《法律、立法和自由》三部曲中,多处涉及这个难题,试图将古典自由主义与“进化”的主题结合起来。至于这一尝试成功与否,尚有待评说,但哈耶克及其著作无疑对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对政治思想领域中古典自由主义的复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精选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