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书单 书籍库
国富论
国富论
亚当·斯密

国富论

亚当·斯密  

《国富论》由亚当·斯密撰写,是经济学理论的奠基之作,成书于十八世纪末。该著作探讨了导致国家财富的基本原则,关注劳动生产率、分工的影响、资本积累以及政府与商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在开篇,亚当·斯密阐明了他的研究主题和结构,强调劳动与社会财富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认为,劳动的生产力可以通过分工大幅提升,使个人专注于特定技能,最终实现效率和产出的提高。 亚当·斯密以实用的例子加以说明,如制针行业,分工极大地增加了产能。开篇为后续对经济原理的全面探讨奠定了基础,帮助读者理解推动经济繁荣的核心机制。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27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458853
翻开这本书觉得很难懂。后来慢慢看明白了。亚当斯密讲了很多道理。他说劳动创造财富。他说分工很重要。他说市场会自己调节。看完觉得他说得很对。这本书确实讲清楚了经济是怎么回事。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09373
2022年读的第十五本经典。随着年龄增长,越发觉得亚当·斯密在两百多年前写下的文字至今仍让人心潮澎湃。翻开《国富论》时,我常常为那些穿越时空依然闪耀的智慧而惊叹。斯密对"看不见的手"的阐释,对劳动分工的剖析,对自由贸易的推崇,读来总让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最令我动容的是斯密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他将自利心视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却又强调道德情操的重要性。这种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观点,恰恰体现了经济学的温度。当读到"我们期待晚餐,不是出于屠夫、酿酒师或面包师的仁慈,而是出于他们对自身利益的考量"时,不禁会心一笑。斯密用如此平实的语言,道破了市场经济最朴素的真理。 在斯密的笔下,经济学不再是冷冰冰的数字游戏。他用大量生动的案例,从扣针工厂的分工到毛呢贸易的流通,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相互依存的经济世界。特别触动我的是他对底层劳动者的关怀,对垄断特权的批判,这些思想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有时我会想,如果斯密看到当今全球化带来的贫富差距,会作何感想? 重商主义的错误,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在斯密的论证下显得如此清晰可辨。但更可贵的是,他始终保持着谨慎乐观的态度。这种既清醒又充满希望的精神,让这本厚重的著作始终散发着智慧的光芒。读罢掩卷,不仅对经济学有了新的认识,更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多了一份信心。或许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它总能超越时代的局限,给予我们永恒的启示。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38990
我在想,如果生活在亚当·斯密那个年代,能像他一样看透经济运行的规律吗?能理解"看不见的手"如何引导着每个人的自利行为最终促进公共利益吗?这本《国富论》不像是一本枯燥的经济学著作,更像是在向我展示一个真实的世界——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下,每个人追逐私利的行为最终如何造就了社会的繁荣。 亚当·斯密让我明白,分工协作才是财富增长的源泉。一个工人单独做针,一天可能连一根都做不好。但把工序拆解,每人专攻一个环节,效率就能提高几百倍。这道理看似简单,却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工厂里的流水线,现代社会的职业细分,都源于这个发现。 我常常思考,为什么有些国家富裕,有些国家贫穷?斯密告诉我们,关键在于制度。好的制度能让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促进社会整体利益。不好的制度则会让勤劳的人得不到回报,投机者却大发横财。这让我联想到现实中的种种现象,比如某些行业的垄断,某些地区的保护主义。 现在很多人讨论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的关系。斯密早就指出,市场不是万能的,但政府的干预也要恰到好处。他既反对完全放任,也反对过度管制。这个平衡点至今仍是各国政府面临的难题。 书中关于贸易的部分特别打动我。斯密说贸易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双赢的。这个观点在今天看来稀松平常,在当时却是革命性的。它解释了为什么开放的国家往往更富裕,闭关锁国的国家则会落后。这让我想到全球化的今天,保护主义抬头的危险。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49211
翻开问富足之途,却迷失在市场的森林里。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02976
我们这一生,跟随亚当·斯密的笔触,窥见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路过物物交换的懵懂,路过劳动分工的震撼,路过资本积累的惊叹,路过自由贸易的豁达,路过政府干预的质疑,路过利己与利他的辩证,路过那盏照亮现代经济学的明灯。读罢掩卷,不禁为人类理性的光芒而自豪——两百年前写就的真理,至今仍指引着我们理解这个复杂世界的运行法则。
2025年07月02日
查看更多书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