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人类是一个能适应任何环境的生物,这一点,我想,是对他最好的定义。"——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死屋手记》中的这句话,像一把解剖刀般精准地剖开了人性中最坚韧又最脆弱的部分。这部基于作者亲身流放经历写就的杰作,以其冷峻的观察和炽热的思考,在监狱的高墙内外构筑起一座人性的实验室。当贵族出身的叙述者"我"与形形色色的囚犯朝夕相对,那些被社会抛弃的灵魂逐渐显露出令人战栗的生命力——他们适应着非人的环境,却从未停止用偷窃、斗殴、歌唱甚至信仰来证明自己活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既不动声色地展示着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扭曲与异化,又始终保持着对受难者深刻的悲悯。那些关于囚犯们欢庆节日的描写,关于他们为一只濒死老鹰流泪的片段,让这部作品超越了单纯的监狱纪实,成为一曲关于人类尊严如何在炼狱中燃烧的恢弘史诗。当合上这本用血泪写就的笔记,我们终将明白:真正囚禁人性的从来不是有形的牢笼,而是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对"正常人"的定义。
死屋手记
死屋手记
死屋手记
陀思妥耶夫斯基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