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61156
2025年06月20日
这是山水画的理论书,但真的有用吗?现在的画家还看这个吗?内容全是古代的东西,现代人看得懂吗?说得很玄,实际怎么画却没说清楚。画山水的道理真有那么复杂?普通人学画需要知道这些吗?古代大师的技法现在还能用吗?这本书的地位很高,但适合现在的初学者吗?可能对研究历史的人重要,对想学画的人帮助不大。理论再好,不实践也没用。
画山水序
知书房
画山水序
宗炳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声无哀乐论
知书房
声无哀乐论
嵇康 著
晋人嵇康著,从声音本性与情感特征的关联上研究音乐本质的著作。同阮籍一样,他们都去探究追寻“乐”的“自然”本体;与阮籍不同的是:嵇康从“养生论”角度去发掘,而“养生论”在阮籍的乐论中没有什么地位。嵇康认为音乐可以养生,而养生的根本在于精神上的和,因此,嵇康认为音乐的本质就是“和”。《声无哀乐论》的直接理论基础是他的养生论。这种养生,与道家“全身保生”的养生不同,主要是“养神”即培养个体人格的独立性。但是,《声无哀乐论》又不是以“养生”为直接出发点的。他的直接出发点在于“养生”后面的“本体”——“和”。“和”不仅是“养生”而且也是“乐”的“本体”。人体有盛衰,“和”不变;音乐有“五音”,“和”常存。“乐”的“本体”—“和”,是永恒的常驻不变的,它本身没有欢乐与悲哀可言。人之所以感到似乎“乐”有“哀乐”,是把现象与本体混为一谈了。在嵇康看来,“哀乐”是人的情感的体现,是情感的特征,与“乐”的“本体”不是一回事,“心之与声,明为二物”。但又有一定的联系。”和声无象,而哀心有主。”如果你高兴了,就从“和声”中听到欢乐;如果你悲哀了,就从“和声”中听到忧愁。其实,“和声”还是“和声”,它并不改变本性,还是如风一样,自由吹拂。至于你感到“哀乐”那是你的情感使然,并非声音使你“哀乐”。这一点,在美学上有重要价值。它强调了主体自身情感状态在审美和艺术欣赏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审美感受的个体差异现象。“声无哀乐”而人能感受哀乐,人有哀乐却不能改变声音,正说明声音超越了哀乐,不被哀乐所局限。这正是艺术的本质。就是要使艺术超出有限而达到无限,使“至和之声,无所不感”,“兼御群理,总发众情。”
古今书人优劣评
知书房
古今书人优劣评
萧衍 著
《古今书人优劣评》,或作《书评》、《评书》,旧題梁武帝撰。此编唐以前书俱未引及,始见于宋《淳化阁帖》,隋僧智果书,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有武帝《评书》 一卷,又《古今书人优劣》一卷,或即是编,故《宋史•艺文志》据以著录,今详核其文,多与袁昂《书评》相同,袁昂于武帝普通四年,奉勑评古今书,今本《书评》后,尚附载原启,知此书非出于武帝。今本中有为袁评所无者若干条,当为后人附益。宋朱长文辑《墨池編》,取两本会而录之,共得三十七人,《书苑菁华》所录二十八人。
乐府杂录
知书房
乐府杂录
段安节 著
又名《琵琶录》。笔记。一卷。唐段安节撰。安节临淄邹平(今山东淄博)人。生卒及字号不详。段成式子,温庭筠之婿。乾宁中为国子司业,仕至吏部郎中,沂王傅。通晓音律,能自度曲(《新唐书·段成式传)》。为补崔令钦《教坊记》之不足,而作是书。约成于唐末。录有乐部九则,歌舞、俳优三则,乐器十三则,乐曲十一则,傀儡戏一则。举凡唐代乐部管理制度、宫廷与民间乐曲、舞蹈、乐器之源流及艺伎小传均有记载。末附《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今图已亡,但对唐代燕乐研究,弥足珍贵。有《有山阁丛书》钱熙祚校本,《说郛》本,《古今说海》本等。今被收入一九五九年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精选书评
知书客444951
很多人读《画山水序》都赞叹宗炳提出的"澄怀观道",我更多注意他写实的部分。他详细记录山水画的技法,分析透视原理,这在崇尚玄谈的南朝很难得。一个隐居者不空谈境界,而是认真琢磨怎么画好山和水的形态,这种态度就值得敬佩。看完之后我发现自己以前看山水画太笼统,现在能注意到画面中的具体细节了。
画山水序
知书房
画山水序
宗炳
知书客188629
妙哉!这本《画山水序》,道尽天地文章。临摹可参,意会尤佳。清晨可读,夜半亦宜。画师能悟其笔法,凡人能得其神韵。失意时读来豁达,得意时读来自省。画山不是山,画水不是水,皆是胸中丘壑。真乃"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之境界!学画不如品画,品画不如忘画。忘形取神,方得三昧。一卷在手,万壑松风扑面来,快意人生不过如此!
画山水序
知书房
画山水序
宗炳
知书客446199
奇了怪了,这画山水序也配叫珍宝?读之乏味,观之无趣。故作高深,实则空洞。说什么"以形写神",不就是照着葫芦画瓢?说什么"澄怀味象",不就是故弄玄虚?读书人可以弃之,画家也不一定用得上。无聊时可看,但只会更无聊;烦躁时想看,却让你更烦躁。欲学山水画不如直接临摹,想悟画道不如去写生。浪费生命!
画山水序
知书房
画山水序
宗炳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