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总给人一种奇怪的割裂感。那些被反复传颂的"烽火戏诸侯""卧薪尝胆"的故事,在史书里往往只有寥寥数语,到了他的笔下却长出无数细节。这让人不禁怀疑:这位晚明小说家究竟在写历史,还是在写自己的想象? 书中随处可见的"酒"意象尤为可疑。晋文公流亡时的"醉遣头须",楚庄王的"绝缨之宴",这些充满戏剧性的场景里,酒每次都恰到好处地成为推动情节的催化剂。但细想之下,春秋时期的酿酒技术真能达到这种程度吗?还是说这不过是冯梦龙为了渲染气氛而刻意添加的佐料?更令人困惑的是,书中对"美人"的描写总是带着某种程式化的艳丽,仿佛每个亡国故事里都必须配备一个红颜祸水。这种处理方式,与其说是反映历史真相,不如说是迎合当时读者的猎奇心理。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韩兆琦的《东周列国志研究》指出,这部作品最大的问题在于把复杂的历史简化为道德寓言。确实,当我们看到书中那些非黑即白的人物形象时,很难不产生这样的疑问:真实的历史人物,真的能用"忠奸"二字就概括殆尽吗?冯梦龙笔下的东周列国,就像是一幅用浓墨重彩勾勒的工笔画,虽然精美,却失去了历史的质感。这种将历史文学化的处理,究竟是让历史更生动,还是让历史更失真?
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
冯梦龙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