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28061
2025年09月04日
我看过《尚书》,觉得它很不好。这本书的内容很乱,编排也很差。说是记录了古代帝王的事迹,但很多地方前后矛盾,明显是后人编造的。孔子的序也不可信,托古的成分太多。《尚书》里的文章枯燥无味,读起来特别费劲。它宣扬的那些道德观念完全不切实际。作为一部经典,它的价值被严重夸大了。历史记载应当实事求是,但《尚书》充满了说教和臆想。
尚书
知书房
尚书
孔子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尚书
知书房
尚书
孔子 著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相传《尚书》为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在儒家思想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实际上西汉学者用二十八宿比喻伏生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尚书》百篇之说乃后起。
尚书正义
知书房
尚书正义
孔颖达 著
《尚书》学著作。唐代颁行的《五经正义》之一,二十卷。孔颖达等撰。唐贞观年间,“新定五经”颂布后,太宗又命撰《五经义疏》。由孔颖达领衔,王德韶、李子云等执笔,撰《尚书义疏》。该书以梅赜所献伪《孔传古文尚书》(《舜典》篇用姚方兴所献本)为底本,甄录南北朝以来各家旧有疏注,尤其是刘焯、刘炫的旧疏,“览古人之传记,质近代之异同,存其是而去其非,削其烦而增其简。”(《尚书正义序》),加以综合发挥而成。初稿撰成后,几经讨论修改,马嘉运驳正其失,于志宁、张行成、高季辅增损其辞,直到高宗永徽四年,始定稿刊行,定名为《尚书正义》。从此,《尚书》各种异文版本以及各家学说不再流行。由于该书抛弃和排斥马融、郑玄、王肃等注本,而肯定伪《孔传古文尚书》,不仅使人们对《尚书》真正版本的面目认识模糊,而且常常使自身的解说陷入矛盾之中,不能自圆。然而,此书保留了汉以来经学界研究《尚书》的一些成果,特别是使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得以流传下来,应该是一大功绩。有《十三经注疏》本。
乐记
知书房
乐记
戴圣 著
《礼记》篇名。为先秦儒家关于音乐问题的理论著作。相传汉成帝时,刘向校书辑得音乐理论文章二十三篇,并将其中的十一篇(《乐本》、《乐论》、《乐礼》、《乐施》、《乐情》、《乐言》、《乐象》、《乐化》、《魏文侯》、《宾牟贾》、《师乙》)编入《礼记》。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