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62638
2025年09月04日
翻开这本书时还没意识到它会如此震撼,读完却仿佛走完了那个女孩的整个战争岁月。那些被时间尘封的恐惧与希望,透过纸张直击心底。范埃斯用克制的笔触写尽人性的柔韧,让我看见黑暗中最倔强的微光。合上书页时,眼眶发热,却奇怪地感到温暖——原来最深的隔绝里,也藏着最动人的连接。
被隔绝的女孩
知书房
被隔绝的女孩
巴尔特·范埃斯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资本之都:21世纪德里的美好与野蛮
知书房
资本之都:21世纪德里的美好与野蛮
拉纳·达斯古普塔 著
印度德里,一个百万富翁与贫民窟并存,机遇和腐败共生的所在。自1991年宣布开放市场以来,因全球化崛起的新中产阶级,享受着现代化的奢华,同时面对着与本土文化传统之间的摩擦。长期存在的治安崩坏、贪腐、种族冲突、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缺乏,激化了新富阶级的不安全感和精神危机。而他们的巧取豪夺造就了大量贫困人口和犯罪,德里的无序、暴力、贪腐、歧视愈加严峻。无论富人、中产阶级、升斗小民、拾荒者,还是罪犯,无人能置外于这场毁坏与创造的矛盾。 作为一个从印度移往英国的二代移民,达斯古普塔以一种既亲切又好奇的心情重新回到自己先祖的土地上,以小说家的生花妙笔将德里的历史与当下和他的亲身经历交织成篇,为城市发展大潮下的疏离与残酷留下客观的纪录——在资本主义和全球化席卷世界的今日,德里的经历也是许多城市共同的过去或未来。
威廉·夏伊勒的二十世纪之旅(第三卷)
知书房
威廉·夏伊勒的二十世纪之旅(第三卷)
威廉·夏伊勒 著
《威廉·夏伊勒的二十世纪之旅》是美国记者、历史学家威廉·夏伊勒创作的三卷本回忆录合集。作品以作者1904至1988年间跨越欧美的记者生涯为线索,通过亲历者视角记录20世纪重大历史事件。 全书分为《世纪初生:1904—1930》《噩梦年代:1930—1940》《旅人迟归:1945—1988》三卷。第一卷记述作者逃离美国保守环境后,在欧洲报道林德伯格飞行、国际联盟会议等事件,并记录菲茨杰拉德、海明威等文化名人群像。第二卷聚焦纳粹德国崛起,以驻柏林记者身份揭露希特勒政权扩张过程,包含对德奥民众心态和外交讹诈的一手观察。第三卷呈现战后美国社会变迁,涵盖麦卡锡主义对作者的冲击及其著作《第三帝国的兴亡》引发的争议,最终以晚年重返欧洲的怀旧之旅收束。三卷贯穿新闻报道的即时性与历史分析的深度。
君主论:拿破仑批注版
知书房
君主论:拿破仑批注版
马基雅维利 著
1815年6月18日,有人在拿破仑•波拿巴的马车座驾中发现了一些书籍文件,其中包括一份手稿……让人喜出望外的是,这份手稿不仅是《君主论》的新译本,而且页边还标有出自波拿巴之手的评注,这些评注涵盖了他担任将军、执政官、皇帝乃至被流放在厄尔巴岛的多个时期。 波拿巴不同的评注与不同的社会情形和政治局势息息相关,组合起来就成了一份非常有价值的评论,让人不带成见地辨别出马基雅维利的话中哪些是针对“新君主”所说,哪些是针对其他人所说……马基雅维利思想的本质将呈现在我们的这一版本中。
精选书评
知书客497645
这书让我感到很困惑。主角在战争中的遭遇明明很悲惨,但作者却用了很多模糊的描写。我无法理解她到底经历了什么,也不知道她后来的打算。整本书就像一个没解开的谜题。作者详细写了外面的世界,却很少说主角的想法。她为什么不做更多抗争?为什么就这样接受命运?每个章节都留下很多疑问,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被隔绝的女孩
知书房
被隔绝的女孩
巴尔特·范埃斯
知书客405816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密西西比河上的真实生活。马克·吐温写得特别生动。他把在船上工作的细节都讲得很清楚。你会觉得那些船员就在眼前一样。我特别喜欢他描写夜晚的河面。那时候安静得能听见水波的声音。整个故事讲得很自然。你会跟着他一起经历那些有趣的事。看完之后我也想去河上看看。这本书让我明白平凡的生活也能很精彩。
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
知书房
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
马克·吐温
知书客264840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马克·吐温有多爱这条河。他用这么多笔墨描写密西西比河,把每个码头、每个漩涡都写得像老朋友一样。那些水手的故事,那些冒险,现在都没了。现代人坐飞机高铁,谁还坐船?这条河曾经那么热闹,现在却安静了。马克·吐温写的不只是河,是那个已经消失的美国。看着这些文字,就像看着老照片,让人心里发酸。
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
知书房
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
马克·吐温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