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38860
2025年06月27日
奇书,兵家之巅峰。痛快、通透、实用!从后往前翻也行,从头开始读也行。整本研读可以,挑重点章节也行。顺境时能读,逆境时更要读。将军可获益,小兵也能开窍。打败仗时要看,打胜仗后也要看。背兵法不如懂兵法,懂兵法不如用兵法。用兵之道!全书短小精悍但分量十足,既有战略高度又提供具体战术。文字简练但内涵丰富,现代人读来依然震撼。
孙子略解
知书房
孙子略解
曹操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孙膑兵法
知书房
孙膑兵法
孙膑 著
《孙膑兵法》又称《齐孙子》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兵书,也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作者为孙膑,传说他是孙武的后代,在战国时期生于齐国,曾和庞涓一块儿学习兵法。《孙膑兵法》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东汉以后就已经失传。因此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推测孙膑就是孙武,认为《孙膑兵法》就是《孙子兵法》。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同时出土竹简本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才改变了学界的认识。竹简本是汉初抄本,其中孙膑不以第一人称出现,所以学界普遍认为此书是由孙膑弟子纪录而成。现在分上下两编,共三十篇。
尉缭子
知书房
尉缭子
尉缭 著
《尉缭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兵书。《尉缭子》一书,对于它的作者、成书年代以及性质归属历代都颇有争议。一说《尉缭子》的作者是魏惠王时的隐士,一说为秦始皇时的大梁人尉缭。一般署名是尉缭子。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书中杂家类著录《尉缭》29篇,兵形势家类著录《尉缭》31篇。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尉缭子》残简,说明此书在西汉已流行,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代。
练兵实纪
知书房
练兵实纪
戚继光 著
中国古代以军事训练为主的著名兵书。明代戚继光著,成书于隆庆五年(1571年)。 共9卷,附杂集6卷。现存有明刻本,清代以来有众多的抄本和刻印本,多种丛书亦收录。全书可分为练卒和练将两大部分。正集一至四卷为练伍法、胆气、耳目和手足,侧重单兵训练;五至八卷的场操、行营、野营、战约和杂集中的《军器解》、《车步骑营阵解》则为营阵训练。通过训练达到“联异为同,聚少成多,合寡为众”, “万人一心,万身一力”,以取得“防身杀贼立功”的实效。该书反映了在当时的作战 对象和火器大量使用的情况下编制装备的改进,即车、步、骑、辎各营配备较多火器。同时,反映了练兵方法的革新,即训练步兵、骑兵、车兵和铳手、炮手等配合作战,以发挥各种武器的威力。这具有时代的特点。作者认为:“练兵之要,在先练将。”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将官的品德修养,战术和技术修养,以及养兵、练兵、用兵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方法。作者还主张兴办“武庠”,训练将官,并放到实战中锻炼,以培养深谙韬钤的良将。《练兵实纪》总结了明代的练兵经验,且文字通俗,便于官兵“口念心记”,掌握运用,对当时边备修整,保持安宁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也为后世兵家所重视。
精选书评
知书客484773
曹操注《孙子》十三篇,名曰《略解》,乃兵家要籍。其注简明切要,多出实战经验,非空谈韬略者可比。观其"兵无常势"诸解,可见其用兵之诡谲多变;而"五事七计"之阐发,尤见其治国统军之深思。虽文辞不事雕琢,然每有精辟之见,足补《孙子》本文未尽之意。后世兵家奉为圭臬,良有以也。至若其注中流露之权谋机变,亦足窥曹公之为人矣。
孙子略解
知书房
孙子略解
曹操
知书客166840
曹操注解《孙子兵法》,明晓用兵之道,深得其中三昧。他用实战经验验证理论,又能结合自身征战心得加以发挥,让这部古书焕发新意。后人读此书,不仅理解兵法奥义,更能体会魏武雄才。曹操的军事才能在这部注疏中展露无遗,堪称兵家范本。至于文辞简练,见解精辟,更是锦上添花。
孙子略解
知书房
孙子略解
曹操
知书客212882
自暮春至仲夏,断续读此《略解》,竟如雾里观花,终不得其要。曹公注文虽简,然与孙武原文相参,反生枝蔓。每至"虚实""奇正"诸篇,尤觉思绪纷乱,如坠五里雾中。昔人谓用兵如神,今观其书,愈觉非庸才可窥堂奥。注者欲解兵机,读者愈增困惑,岂非 irony 耶?甲辰长夏,倦枕书案,掩卷茫然。
孙子略解
知书房
孙子略解
曹操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