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这本书在动荡年代里像一把锋利的匕首,每次重读都觉得它在戳我的脊梁骨。奥威尔用一群农庄动物的寓言,把权力腐化的过程摊开得血淋淋的,那些猪领袖从喊着"所有动物一律平等"到最终学会用两条腿走路的过程,简直是一记响亮的耳光。读到拿破仑把反对者赶出农场那段时,我的手都在抖——这不就是活生生的历史循环吗? 说实话,前半部分那些动物们起义的热血场景让我激动得睡不着觉,可越往后读心里越不是滋味。当看到拳击手这匹老马累到吐血还被送去屠宰场时,我差点把书摔了。但正是这种刺痛感在提醒我们:自由从来不是一劳永逸的礼物。每次觉得现实令人窒息时就会翻翻这本书,它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心里那些习以为常的妥协。在这个容易麻木的时代,我们需要这种让人坐立不安的故事,就像需要定期注射的清醒剂。合上书才发现,最可怕的不是"四条腿好,两条腿坏"的口号被篡改,而是其他动物居然渐渐觉得理所当然。
动物庄园
动物庄园
动物庄园
乔治·奥威尔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遗产:一个真实的故事
遗产:一个真实的故事
遗产:一个真实的故事
菲利普·罗斯  著
本书是美国当代文学泰斗菲利普·罗斯的一部纪实作品,荣获1992年度“全美书评人大奖”,成为非虚构类作品的当代经典。在本书中,震撼读者心灵的,是菲利普·罗斯在照顾父亲过程中的大量心理独白和日常细节,以及不断闪现的这个普通犹太人家庭生活的记忆碎片,时而幽默,时而忧郁,时而深沉……  善于以长篇小说编织人性史诗(《美国牧歌》、《人性的污点》、《垂死的肉身》等)的美国当代文学泰斗菲利普·罗斯(Phillip Roth)在1991年意外地出版了一部纪实作品——《遗产——一个真实的故事》。视线凝聚的焦点,不再是广阔的社会、宏大的命题,而是罗斯刚刚去世的父亲,一个平凡、卑微的犹太老头。  临终前的日子,他的一生像一条浸透了琐碎往事的河,在他和他的作家儿子眼前,半明半灭地流过。父与子之间的关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既亲密又陌生,既血肉相连又渐行渐远。当亲人的生命进入倒计时,所有的思索与拷问,所有的惶恐与悲伤,都逼得人透不过气来——哪怕这个人,是以冷竣著称的菲利普·罗斯。  作家罗斯和儿子罗斯在《遗产》的字里行间不停地互换,激情与理性时而鏖战、时而讲和,努力还原生活的真相。生活的真相,足以让任何文字都相形见绌,也足以征服全美国最苛刻的书评人。1992年,《遗产》问鼎“全美书评人大奖”,成为非虚构类作品的当代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