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一个年轻人拿着一本书,一个士兵拿着一把枪,他们都能改变世界。"如果于连没有拿起《红与黑》,法国文学就不会有这样一个典型人物。这部作品是心理现实主义的开端,是19世纪欧洲社会的一面镜子。可以说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书中的主人公于连让人联想到《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他们都在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小说探讨的问题和《罪与罚》有相似之处。 下面说一下个人的阅读体验。于连的性格很复杂,他聪明又自卑,野心勃勃又敏感脆弱。这种性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小说的社会批判意味很重,处处都能看到阶级差异带来的影响。这是塑造于连形象的重要因素。但阶级的压迫确实扭曲了人性,让人变得虚伪。 小说的心理描写很细致,情节推进不算快,需要耐心去理解。如果不了解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读起来会错过很多细节。这本书我断断续续读了一周,有些部分需要反复看才能明白。历史小说如果不结合时代背景来看,很难真正理解人物的动机。
红与黑
红与黑
红与黑
司汤达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