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68762
2025年09月04日
路德维希把拿破仑写得像个悲剧英雄。这不对。拿破仑不是英雄。他打仗是为了权力。他害死了几百万人。书里说他有理想,其实他只是想当皇帝。他失败是因为太贪心。书里没写清楚这点。路德维希太喜欢拿破仑了。这不好。我们应该看到真相。拿破仑是个很厉害的人,但他做的事不值得赞美。他给欧洲带来太多灾难。这本书写得不够客观。
拿破仑传
知书房
拿破仑传
埃米尔·路德维希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第三帝国的兴亡
知书房
第三帝国的兴亡
威廉•夏伊勒 著
《第三帝国的兴亡》起源于威廉·夏伊勒在欧洲和纳粹德国生活的真实经历,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缴获的德国文件、德国军官和文官的审讯记录和证词、幸存下来的日记和回忆录。虽然当时许多史学专家对威廉·夏伊勒提出质疑,认为时间沉淀不够长,不足以以客观角度撰写第三帝国的历史。但是,夏伊勒认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丰富的*手资料能为写作者使用,加之他自己独特的亲身经历,促使他无论如何都要写下这段历史。《第三帝国的兴亡》出版后,在全世界范围热销,出版当年仅在美国就售出了200万册,此后加印不断,成为史上销量惊人的历史类畅销书。同时,图书界和史学界也给予了高度认可,《第三帝国的兴亡》先后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非虚构图书奖、凯里-托马斯非虚构图书奖。英国史学家、牛津大学历史系教授休·特雷弗-罗珀不吝赞美之词,说:“这是一部出色的作品,记述客观,论断公正,结论无可辩驳。”60年来,这部史学著作始终在历史类图书的必读榜单占据重要位置,成为千万读者了解第三帝国历史的读物。
档案
知书房
档案
蒂莫西·加顿艾什 著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年轻的蒂莫西·加顿艾什为了研究希特勒统治之下的德国,分别在东、西柏林停留数年搜集资料,但没想到,他在东德的行踪被认为是间谍活动,并被秘密警察和线民盯梢,留下了厚达325页的秘密档案。两德统一后,东德的秘密警察档案开放,作者重访东德,根据东德国安部为他建立的档案和自己的日记,一一寻访当年那些监视他的人,重建青年时期的一段记忆。他惊讶地发现,彼此立场不同的人,往往对相同的经验持有截然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回忆;于是,穿越各种回忆的迷雾,探寻自身作为其中一部分的历史的真相,就成了本书写作的动力,最终促成了这样一本动人心弦的著作。 这是一部将个人回忆与历史探索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的纪实作品,读来引人入胜。
威廉·夏伊勒的二十世纪之旅(第一卷)
知书房
威廉·夏伊勒的二十世纪之旅(第一卷)
威廉·夏伊勒 著
《威廉·夏伊勒的二十世纪之旅》是美国记者、历史学家威廉·夏伊勒创作的三卷本回忆录合集。作品以作者1904至1988年间跨越欧美的记者生涯为线索,通过亲历者视角记录20世纪重大历史事件。 全书分为《世纪初生:1904—1930》《噩梦年代:1930—1940》《旅人迟归:1945—1988》三卷。第一卷记述作者逃离美国保守环境后,在欧洲报道林德伯格飞行、国际联盟会议等事件,并记录菲茨杰拉德、海明威等文化名人群像。第二卷聚焦纳粹德国崛起,以驻柏林记者身份揭露希特勒政权扩张过程,包含对德奥民众心态和外交讹诈的一手观察。第三卷呈现战后美国社会变迁,涵盖麦卡锡主义对作者的冲击及其著作《第三帝国的兴亡》引发的争议,最终以晚年重返欧洲的怀旧之旅收束。三卷贯穿新闻报道的即时性与历史分析的深度。
精选书评
知书客156697
这本传记太精彩了!拿破仑的一生被写得如此生动,每次重读都能发现新的细节。埃米尔·路德维希不仅完美展现了这位军事天才的传奇人生,更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他的内心世界。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滑铁卢战役的描写,那种英雄末路的悲壮感简直让人心碎。作为历史爱好者,这本书让我明白:伟大的人物也有普通人的脆弱,这才是真实的历史。
拿破仑传
知书房
拿破仑传
埃米尔·路德维希
知书客789265
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拿破仑。我们渴望像他那样征服世界,最后却发现自己连生活都掌控不了。罗伯茨笔下的拿破仑太真实,真实到让人不舒服。他证明了一个人可以多么伟大,也证明了一个人可以多么愚蠢。读这本书就像看自己,明知道不可能成为他,却还是忍不住想靠近那个影子。说到底,我们都是普通人,只能在书里过把帝王瘾。
拿破仑大帝
知书房
拿破仑大帝
安德鲁·罗伯茨
知书客906033
翻开这本书时没想太多,读完感觉自己也站在了威尼斯的码头,海风吹过脸颊。每个商人、每艘船的故事都那么真实,好像能听见海浪拍打船身的声音。威尼斯人的精明和野心让人佩服,他们用头脑和勇气建起了一个海上帝国。合上书页时,脑子里还回荡着亚得里亚海的风声。
财富之城:威尼斯海洋霸权
知书房
财富之城:威尼斯海洋霸权
罗杰·克劳利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