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68172
2025年09月04日
“在圣彼得大教堂紧闭的门后,决定人类命运的不是信徒的祈祷,而是红衣主教们手中的选票。”
秘密会议
知书房
秘密会议
罗伯特·哈里斯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简·爱
知书房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 著
《简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简•爱自幼父母双亡,投靠冷酷的舅母,但舅母无情地抛弃了她。她在一所慈善学校做了六年的学生和两年的教师。十八岁时,简•爱受聘到桑菲尔德府学当家庭教师,认识了主人罗切斯特。两人都被对方独特的气质和丰富的感情所吸引,于是不顾身份和地位的巨大差距深深相爱了。正当他们举行婚礼时,有人证明罗切斯特的前妻还活着。简•爱知道他们不可能有平等的婚姻,于是选择了离开。后来,简•爱意外遇见了她的表兄妹们,并从叔叔那里继承了一笔遗产。但她无法抵御对罗切斯特的刻骨思念,于是便回到了已经失去了财富、身体也遭到火灾严重摧残的罗切斯特身边,毅然跟他结婚。在爱的沐浴下,罗切斯特找回了幸福和健康。
巴黎伦敦落魄记
知书房
巴黎伦敦落魄记
乔治·奥威尔 著
《一九八四》与《动物农场》的作者、反乌托邦的先知乔治•奥威尔在他的一生中却始终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这一点或许会令不了解政治光谱变迁的当今读者有些困惑,但对于奥威尔来说,这却是一个理所当然的选择。 《巴黎伦敦落魄记》是奥威尔正式出版的第一部纪实性作品。对英国殖民体制感到彻底厌恶绝望后,奥威尔的文学梦在几经挫折的情况下终于首度得到文学界的认可。巴黎和伦敦的经历可以看成是奥威尔为自己曾经为殖民体制服务的忏悔和救赎之旅。奥威尔曾是社会主义体制的忠实信徒,或许奥威尔刻意选择流浪和挨穷是对自己能否坚持贯彻社会主义理想的考验。巴黎和伦敦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最繁华之地,社会底层的贫穷和困顿令人触目惊心。奥威尔愿意深入社会底层,与劳苦大众平等相待的真诚态度在英国左翼文学作家中实属另类,也正是这份精神,使《巴黎伦敦落魄记》读来分外真实,时至今日依然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精选书评
知书客136733
翻开这本小说时满心期待,读完却像被浇了盆冷水。情节拖沓得让人犯困,人物塑造单薄得像纸片人,所谓的政治惊悚还不如看新闻联播刺激。作者那些引以为傲的"历史细节"活像博物馆里的标本,僵硬得能硌疼牙齿。最可笑的是结尾,突然抖个机灵就想蒙混过关?合上书页时我只想把这本"秘密"永远锁进抽屉里。
秘密会议
知书房
秘密会议
罗伯特·哈里斯
知书客108890
权力斗争不是最终答案。没有绝对的黑白对错,只有利益交换和妥协。这是《秘密会议》想要表达的。但现实中,我们依然活在一个非此即彼的世界。普通人很难理解那些复杂的权谋算计。小说把教廷内斗写得很精彩,可看完只觉得更迷茫。它告诉我们真相往往藏在灰色地带,却没说清楚该怎么面对。说到底,这种政治智慧离我们太远。
秘密会议
知书房
秘密会议
罗伯特·哈里斯
知书客107740
读罢掩卷,心灵震颤。这部被低估的杰作里藏着勃朗特最锋利的笔触,她用朴素的叙事切开虚伪表象,直抵人性最幽微的褶皱。威廉的挣扎何尝不是每个理想主义者的宿命?在布鲁塞尔的阴雨里,我看见了所有坚持本心者的倒影。那些关于尊严与妥协的论述,多年后仍会在某个深夜突然刺中你。这不是小说,是一面照妖镜。
教师
知书房
教师
夏洛蒂·勃朗特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