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744263
2025年09月03日
读《德伯家的苔丝》时,我一直在想:如果我是苔丝,会不会在遭遇亚雷·德伯的强暴后,还固执地保持这份令人心碎的沉默?会不会在安琪·克莱尔新婚之夜坦白时,像等待审判的羔羊般颤抖?哈代笔下这个农村姑娘的悲剧,让我愤怒得几乎要撕碎书页——凭什么纯洁就该被玷污,善良就该被辜负?这哪里是命运的无常,分明是作者对女性最残忍的凌迟。 苔丝让我想起老家那些被流言蜚语逼疯的姑娘。她们和苔丝一样,明明是被害者,最后却要背着"不检点"的罪名度过余生。哈代用诗意的笔触描写牛奶场、石楠荒原,可这些美丽背景里藏着的,是对女性处境的漠视。当苔丝杀死亚雷时,我竟感到一丝快意——这哪里是什么犯罪,分明是被逼到绝路的反抗。可惜作者连这点血性都要掐灭,非要把她送上绞刑架才甘心。 最令我作呕的是安琪·克莱尔这个伪君子。他口口声声崇尚自然纯真,得知苔丝失贞后却像碰到瘟疫般逃往巴西。十二年后带着满身热带阳光回来,倒有脸说原谅?这种虚伪的"赎罪"比亚雷的暴行更令人心寒。而哈代居然让苔丝临刑前说"我很幸福",这种强行升华的结局,简直是对所有真实苦难的亵渎。 合上书那晚,窗外的月光白得就像苔丝被宰杀时穿的婚纱。我突然明白为什么讨厌这个故事——它把女性的苦难包装成唯美的祭品,用宿命论掩盖真正的罪恶。如果这就是所谓的文学经典,那我宁可读十本直白的女权宣言。至少后者不会用诗意的刀子,把活生生的痛苦雕成供人欣赏的标本。
德伯家的苔丝
知书房
德伯家的苔丝
托马斯·哈代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变形的陶醉
知书房
变形的陶醉
斯蒂芬·茨威格 著
小说向我们叙述一个出身中下层平民的女子的际遇,将她的思想、情趣、欢欣、欲望、追求、苦恼、失意以至绝望等等和盘托出,使读者为她无端的遭遇感到愤愤不平;为她在苦闷彷徨中得遇知己而释怀、欣喜;又为她和男友被迫走上绝路而深感惋惜……
汤姆叔叔的小屋
知书房
汤姆叔叔的小屋
哈里特·比彻·斯托 著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哈里特·比彻·斯托于19世纪中期创作的小说,深入探讨了美国奴隶制背后的道德复杂性。故事通过塑造众多受奴隶制影响的人物,尤其是虔诚而高尚的黑奴汤姆叔叔,以及为拯救将被贩卖的儿子而逃亡的伊丽莎等角色,揭示了这一制度下令人心碎的残酷现实。 小说开篇以肯塔基州为背景,描绘了陷入财务困境的谢尔比先生在与奴隶贩子黑利交谈时,考虑出售汤姆叔叔和年幼的哈里以抵债的场景。通过人物对话,斯托犀利地展现了奴隶被视作财产而非人类的非人道处境,同时铺垫了伊丽莎听闻母子即将被贩卖后携子逃亡的戏剧性开端。小说开篇章节蕴含的情感张力和道德困境,为后续撼动人心的叙事奠定基础,迫使读者直面奴隶制的血淋真相。
白夜
知书房
白夜
陀思妥耶夫斯基 著
《白夜》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中篇小说。 《白夜》讲叙了一个以幻想度日的人和一个自幼父母双亡、与奶奶相依为命、与房客私订终身的姑娘纳斯金卡四个夜晚心与心的交流。对爱的追求将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之由陌路成为知己甚至情人,但又是对爱的承诺和关照使他们又各归其位,前者仍活在幻想之中,后者则与心爱之人步入结婚殿堂;然而,瞬间的心与心的碰撞则成永恒。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