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
知书房
白夜
陀思妥耶夫斯基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5
发表书评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
夜色温柔却矫情,主角像个患得患失的中二病。陀氏这次写感情戏简直用力过猛,那些突如其来的抒情段落看得人脚趾抠地。说是纯爱故事吧,又非要塞进些故作深沉的哲思,像在咖啡里兑了洗脚水。最烦这种自我感动的单相思,四夜絮叨下来只觉得男主活该孤独终老。
这书看完让人特别困惑。主角爱上一个陌生姑娘,幻想能和她在一起。可四天后姑娘就跟别人走了。他们之间那些深夜长谈算什么?那些承诺和期待都是假的吗?我总觉得爱情应该更长久更真实。可书里的人好像活在梦里,连爱情都是虚幻的。我也不知道是主角太天真,还是这世界本来就这样。看完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好像明白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不明白。
《白夜》中那个做着美梦的年轻人,在彼得堡夏夜的白光里遇见爱情,又在黎明到来时失去它。多么纯粹的悸动啊,没有算计,不求结果,四夜相遇就是全部。陀氏写出了都市人最奢侈的东西——时间。我们太习惯在感情里权衡得失,却忘了这种不计付出的痴情,才是贫瘠日常里最珍贵的诗意。故事结尾的慈悲,让幻灭也带着温柔光泽,仿佛告诉我们:哪怕只有一夜真心,已抵得过千个清醒的白昼。
在这四个白夜里,我们何尝不是那个孤独的幻想家?总在人群中寻找那个能听懂内心独白的人,却只在夜色中与自己相遇。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爱情如此轻盈又沉重,像彼得堡永不散去的晨雾。我们都有过这样天真而炽热的时刻,明知是幻梦却仍奋不顾身。当黎明到来时才发现,最动人的不是那个擦肩而过的娜斯坚卡,而是那个敢于在寒夜里袒露真心的自己。这样的相遇终究会消散,却让我们记住了心还能如此柔软地跳动。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