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84610
2025年09月04日
初读《儿女英雄传》,只觉得是部热闹的侠义小说,满纸刀光剑影、儿女情长。直到某天重拾此书,才惊觉文康先生笔下藏着中国人最深沉的精神密码——那是对"忠孝节义"的现代诠释,是用武侠外壳包裹的儒家内核。 这部成书于晚清的小说,表面写十三妹何玉凤的传奇故事,实则构建了一个理想化的道德宇宙。书中人物个个鲜活:安骥的温润如玉展现读书人的风骨,张金凤的坚韧不拔诠释民间女子的智慧,而十三妹仗剑江湖的英姿,分明是文康对传统女性形象的破格重塑。最妙的是,这些角色从不空谈大道理,他们的仁义都化在具体行动里——安公子为父伸冤时的孤勇,十三妹暗中保护弱者的侠情,读来令人眼眶发热。 "忠孝"二字在书中有了新解。安学海教子时说的"读书要明理,明理要践行",打破了我对封建家长的刻板印象。这位父亲不要儿子做书呆子,而是鼓励他将圣贤之道活用在现实生活中。十三妹为父报仇的情节更触动我心——她的孝不是愚孝,而是带着独立思考的孝,这种处理在强调"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堪称前卫。 书中对"义"的诠释尤其精彩。文康笔下的江湖不是简单的快意恩仇,而是充满人情温度的互助网络。十三妹救助安公子那段,表面看是侠女救书生,细品却是两个孤独灵魂的相互救赎。这种"义"超越了传统武侠的套路,包含着对人性深刻的体察。我常想,现代人抱怨社会冷漠,或许正因丢失了这种古道热肠。 "节"的维度更令人深思。张金凤守寡持家的段落曾被当代读者诟病,但若细读,会发现文康赋予了这个角色惊人的主动性。她不是被动守节,而是主动选择用这种方式守护心中所爱。这种处理虽不合现代价值观,却真实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女性的精神力量。读到这里,我不再简单批判"封建糟粕",反而开始思考:在任何时代,人是否都该有坚守某些原则的勇气? 最打动我的是文康处理"情"的方式。书中爱情描写极为克制,却处处见真情。安骥与张金凤的相敬如宾,十三妹对安公子的暗生情愫,都透着东方特有的含蓄美。这种情感表达比直白的言情更耐咀嚼,让人想起木心说的"从前慢"。在速食爱情泛滥的今天,这种古典情感美学反而显出珍贵。 重读此书的最大收获,是发现它暗含的现代性。文康通过武侠故事讨论的,其实是永恒的命题:人该如何平衡个体自由与社会责任?怎样在坚守原则的同时保持人性温度?这些思考放在当今依然鲜活。我常把书中安老爷的话当座右铭:"处世不必过于精明,待人务存几分厚道。"这话简单,却道出了中国人最本真的处世智慧。 当然,阅读时需要历史视角。书中某些观念确实过时,但核心精神历久弥新。每当我为现实中的道德困境烦恼时,就会想起十三妹在悦来店那场戏——她面对恶人时的智勇双全,既有原则又不失灵活,堪称古典版的"非暴力抗争"。这种智慧,对处理现代人际关系仍有启发。 《儿女英雄传》给我的不仅是阅读快感,更是一种精神滋养。它教会我在浮躁时代保持定力,在复杂环境中守住本心。合上书页时,那些侠义故事会淡去,但书中传递的温暖与力量,已化作我生命的一部分。这才明白,真正的好书从来不是简单的消遣,而是能让人在掩卷之后,依然长久思索的精神对话。
儿女英雄传
知书房
儿女英雄传
文康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警世通言
知书房
警世通言
冯梦龙 著
《警世通言》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白话短篇小说集。该书完成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其题材或来自民间传说,或来自民间宗教宝卷和小说。故事描述的时代包括宋、元、明三代。该作品集中许多作品取材于下层人民的现实生活,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其中描写爱情的作品占有很大比例,歌颂了青年男女对幸福爱情的追求和对真诚爱情的专一、忠诚,以及他们对封建礼教的反抗斗争。另外,也有一些作品表现了下层人民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和反抗情绪。
世说新语
知书房
世说新语
刘义庆 著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坊间基本上认为由南朝宋刘义庆所撰写,也有称是由刘义庆所组织门客编写。又名《世说》。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通行本6卷36篇。有梁刘孝标注本。
北游记
知书房
北游记
余象斗 著
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 传》,《北游记玄帝出身传》,《北方真武祖师 玄天上帝真武志传》。章回小说。明余象斗编 著。四卷二十回。叙真武玄天上帝的故事,玄 天上帝乃传说中道家所崇拜的偶像之一。隋 炀帝时,玉帝见刘家琼花树金光灿灿,乃分一 缕真魂托生为刘氏后代。因琼花树当不起玉帝 后身供养,三清点明本相,指引到蓬莱山修行。 二十年后,凡心动,又托生为哥阇国玄明太子, 享十年太平天下,再到蓬莱山修行。因经不起 女色,又投胎为西霞国王子,名玄晃,做十五年 国王后,经天尊点化,弃国到灵鹫山修行。修成 真仙去见玉帝,封他去掌管太阳宫,宫中三十 六将均下凡作乱。他再次下凡为净洛国王子, 斗母元君度其成仙,天尊赐宝剑,玉帝封为真 武大将军。奉旨收妖,降伏妖魔三十六名,均为 玄天部将。真武被封为混元九天万法教主荡魔 天尊。存清道光十年大经堂《四游记》合传本, 启文堂单行本,小蓬莱馆《四游合传》亦收入。
精选书评
知书客376880
奇书?可拉倒吧。看着头疼,读着费劲。正着看难受,倒着看更难受。高兴时候看不下去,生气时候看更上火。聪明人嫌它啰嗦,笨人嫌它难懂。倒霉时候别读,走运时候也别读。主角成天仁义道德,实际虚伪透顶。情节东拉西扯,结构一团乱麻。文笔装模作样,道理全是空话。写书不如烧书,读书不如睡觉。上当一次就够了!
儿女英雄传
知书房
儿女英雄传
文康
知书客345487
大多数人读《儿女英雄传》会看到十三妹的侠义,而我更佩服安学海的通达。他身处官场却不贪不占,面对困境从容应对,这种处世智慧比单纯的快意恩仇更难做到。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英雄不只需要热血,更需要智慧。作者文康写得实在,不刻意拔高人物,反而显得真实可信。读完觉得做人就该像安学海这样,既明白事理,又保持本心。
儿女英雄传
知书房
儿女英雄传
文康
知书客967165
自冬月至腊月读罢此书,前后耗时二十日。满纸皆是才子佳人、孝子烈妇之说教,陈腐之气扑面而来。文康笔下人物或为道德完人,或为奸邪小人,全无血肉之实感。更可笑者,安排十三妹为安公子守节终生,作者不过借此自夸女德男才罢了。此等虚伪之作,读来徒费精神。壬寅岁末默存记于京师。
儿女英雄传
知书房
儿女英雄传
文康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