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28559
2025年09月03日
拿起这本《太白阴经》时,我本以为会像读《孙子兵法》那样酣畅淋漓,没想到却像啃一块发霉的硬馒头,硌得牙疼。李筌这个人,说是唐代道士,却偏偏要写兵书,这种跨界本身就透着股不伦不类的别扭劲儿。四百多页的篇幅,我硬是断断续续磨了两个月,期间三次想放弃,又三次咬牙捡回来——倒不是书有多吸引人,纯粹是不甘心被一本千年前的故纸堆打败。 先说这书的来历就透着蹊跷。李筌自称在嵩山石室里得黄帝《阴符经》,又遇骊山老母点拨,才写成这部兵书。这种神神叨叨的创作背景,放在今天就是典型的营销炒作。更可笑的是全书开篇就大谈"天地阴阳",活脱脱把兵书写成了道家炼丹手册。我读着读着常产生错觉,仿佛不是在研究行军布阵,而是在看道士画符驱鬼。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把戏,实在让人倒胃口。 说到内容编排更是混乱不堪。前脚还在讲"占云气",后脚就跳到"筑城壕",中间连个过渡都没有。李筌似乎把能想到的军事知识都囫囵塞了进来,从星象占卜到兵器制作,从阵法演练到粮草运输,活像个杂货铺。最可笑的是那些所谓的"秘法",比如用狗血涂箭能破妖法,选处女月经布制作战旗可避刀兵——这种荒诞不经的内容,居然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正经兵书里。我边读边想,要是唐朝军队真按这套打仗,怕是要被突厥人笑掉大牙。 不过平心而论,书中倒也有些闪光点。比如"兵形象水"的论述确实精妙,讲地形与战术配合的章节也颇有见地。可惜这些真知灼见都被淹没在大量迷信糟粕里,就像珍珠掉进了粪坑。更让人恼火的是,李筌总喜欢在正经军事论述里突然插入大段道家玄谈,刚说到安营扎寨的关键处,笔锋一转又开始讲"炼精化气",活像个上课跑题的蹩脚老师。这种文风,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神棍体"。 特别要吐槽的是那些所谓的"阴符"。李筌用了整整三卷篇幅,记载各种符咒、口诀、密语,声称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读这些章节时,我眼前总会浮现出江湖术士摆摊算命的场景。最离谱的是那个"六甲阴符",号称能让人隐形——要是真管用,李筌怎么没帮安史之乱时的唐军隐身?这种自相矛盾的鬼话,居然被历代兵家奉为经典,实在是中国军事史上的黑色幽默。 说到实用性,这本书更是惨不忍睹。那些复杂的阵法图解,放在战场上根本来不及摆;那些繁琐的占卜程序,敌军杀到跟前还在掷铜钱。相比之下,《孙子兵法》的"兵贵神速"才是真知灼见。李筌似乎完全不懂实战需要,只顾着炫技式地堆砌知识,把兵书写成了军事百科全书式的死教材。难怪后世名将少有引用此书,倒是江湖术士对它爱不释手。 不过最让我反感的,是书中透出的那种故弄玄虚的腔调。动不动就是"天机不可泄露",写到关键处就来个"秘之秘之",活脱脱一副神棍做派。这种装神弄鬼的文风,读起来比看道士跳大神还累。相比之下,《孙子兵法》的干净利落、《吴子》的朴实刚健,才是真正的大师风范。李筌这种半吊子,既想当军事家,又舍不得道士的神秘光环,结果弄出个四不像的怪胎。 当然,站在历史角度看,这本书倒是个绝佳的标本,完美展现了唐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分裂——既想建功立业,又沉迷方术幻想;既崇尚理性用兵,又难舍神秘主义。这种矛盾性,在李白"十步杀一人"的诗句里也能看到。或许这就是盛唐特有的气质:在辉煌与荒诞之间走钢丝。 合上书页时,我忽然想起小时候看的武侠片,那些反派总爱掏出本破旧秘籍装模作样。《太白阴经》给我的感觉就是如此——看似高深莫测,实则漏洞百出。如果说《孙子兵法》是军事思想的茅台,这本书就是掺了香精的劣质勾兑酒。喝下去不仅上头,还闹肚子。 不过话说回来,能坚持读完这本"天书",我的古文耐受力倒是提升了不少。现在看其他古籍,竟有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轻松感。这大概就是读烂书的好处:以后遇到再糟糕的文字,都能面带微笑地咽下去。从这个角度看,李筌倒算是个不错的"阅读负重训练器"。
太白阴经
知书房
太白阴经
李筌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孙膑兵法
知书房
孙膑兵法
孙膑 著
《孙膑兵法》又称《齐孙子》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兵书,也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作者为孙膑,传说他是孙武的后代,在战国时期生于齐国,曾和庞涓一块儿学习兵法。《孙膑兵法》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东汉以后就已经失传。因此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推测孙膑就是孙武,认为《孙膑兵法》就是《孙子兵法》。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同时出土竹简本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才改变了学界的认识。竹简本是汉初抄本,其中孙膑不以第一人称出现,所以学界普遍认为此书是由孙膑弟子纪录而成。现在分上下两编,共三十篇。
孙子略解
知书房
孙子略解
曹操 著
一题《魏武帝注孙子》、《曹注孙子》。现存最早的注解《孙子》的书。撰者曹操。此书版本甚多,除单行本、合刻本外,还有曹萧注、曹杜注、五家注、十家注等集注本。存世主要版本有:《平津馆丛书》影宋《孙吴司马法》本,明刊《武经七书》25卷本;《孙子吴子》5卷合刻本,《广汉魏丛书》本,王念孙校抄本,左枢笺注本等。以《平津馆丛书》影宋本最为流行。《十家注》系统各本中亦存其注。曹操“博览群书”,又有“御军三十年”的军事实践经验,所以他的注既重名物训诂,更重实际运用,理论性、实践性兼备,是诸家注中最全面者。此书训解字、词简洁而多能得其要旨,对于后人理解《孙子》本义具有开创性意义。注中间或征引史例、个人实践阐发原文微旨,并常有新的发挥,而不拘泥于字义;引述他书言论相参证亦多精切。另外,曹注本在文字校勘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许多异文较《武经》本和《十家注》本为优。由于以上原因,曹注一直被视为《孙子》注家中第一大家,深受后人重视。宋朝颁行《武经七书》,只有《孙子》有曹注,其余六书无注。但其注过于简略,偶有阙误,是其不足。
武经总要
知书房
武经总要
曾公亮 丁度 著
《武经总要》是北宋官修的一部军事著作,作者为宋仁宗时的文臣曾公亮和丁度。两人奉皇帝之命用了五年的时间编成。该书是中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官修综合性军事著作,对于研究宋朝以前的军事思想非常重要。其中大篇幅介绍了武器的制造,对古代中国军事史、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也很重要。《武经七书》之一,作为武学的必修课程。
精选书评
知书客873327
奇书,兵家之绝唱!妙哉、精哉、神哉!文可当谋略读,武可作兵法用。夜深人静时研读,沙场点兵前细品。将帅能得其精髓,书生亦能开眼界。逆境时要翻,顺境时更要翻。拜师不如求师,求师不如读经。读经十遍,其义自现!
太白阴经
知书房
太白阴经
李筌
知书客675438
兵书之绝唱,韬略之集大成!《太白阴经》实乃谋略家枕边必读,可为将者取法,亦可为商贾借鉴。其言阴阳,实为刚柔之道;论奇正,实乃虚实之法。不论顺境逆境,开卷必有所获。小可修身齐家,大可治国平天下。夜深人静时细品,金戈铁马前速览。习兵不是好战,知兵方能止战。李筌此经,实乃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乘心法!
太白阴经
知书房
太白阴经
李筌
知书客966749
在军事著作中翻找,这本书很特别。很多人研究战术和阵法,我更在意李筌对将领品格的强调。打仗不光靠武力,还要有智慧和道德约束。带兵的人容易沉迷权力,能够自律已经很不容易。书里说将领要廉洁正直,这在今天依然适用。权力越大越要警醒,这一点讲得很透彻。
太白阴经
知书房
太白阴经
李筌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