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莱蒂夫人"号上的莫兰
"莱蒂夫人"号上的莫兰

"莱蒂夫人"号上的莫兰

弗兰克·诺里斯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莱蒂夫人"号上的莫兰》是弗兰克·诺里斯创作于1898年的小说。该作品通过主人公莫兰的冒险经历,展现了19世纪末美国加州海岸 的渔民生活与海洋冒险故事。 ‌ 小说聚焦于旧金山渔民群体,讲述了主人公莫兰在捕鱼船"莱蒂夫人"号上的生活经历。故事以海洋冒险为背景,真实反映了当时渔民与海难、捕捞技术革新之间的冲突,以及社会转型期底层劳动者的生存困境。
更多
书评  · 13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898375
用近二十个小时沉浸在这部充满海洋气息的中篇小说里,仿佛能闻到甲板上咸腥的海风,听到缆绳在风中嘎吱作响的声响。《"莱蒂夫人"号上的莫兰》就像一艘在文学海洋中破浪前行的三桅帆船,带着读者经历一场惊心动魄的心灵冒险。 弗兰克·诺里斯这位美国自然主义文学先驱,用他标志性的粗犷笔触勾勒出这个发生在远洋货轮上的故事。小说以"莱蒂夫人"号货轮为舞台,通过船员莫兰的视角,展现了十九世纪末远洋航行的艰辛与残酷。诺里斯对海上生活的描写如此真实,让人几乎能感受到甲板上咸湿的海风,听到缆绳在狂风中发出的呜咽。 说实话,要谈论这部作品而不剧透关键情节几乎是不可能的。就像试图描述一场海上风暴而不提及巨浪一样困难。小说中那些令人窒息的场景——比如莫兰与船长的激烈冲突,或是暴风雨中惊心动魄的抢险场面——都是理解这部作品精髓的关键。如果不提及这些,这部作品给人的震撼力就会大打折扣,就像只看到平静海面而错过惊涛骇浪。 读诺里斯的文字,总让我想起美国西部的荒野。他的笔触就像拓荒者的斧头,干脆利落地劈开表象,直指人性本质。与同时代作家杰克·伦敦相比,诺里斯少了几分浪漫主义色彩,多了几分残酷的真实。他笔下的人物往往被环境所迫,在生存压力下暴露出最原始的本性。这种写作风格在《"莱蒂夫人"号上的莫兰》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文学评论家范·威克·布鲁克斯曾这样评价诺里斯的作品:"他笔下的人物就像被暴风雨席卷的船只,在命运的海洋中无助地漂泊。"这句话用来形容这部小说再贴切不过。莫兰这个角色身上体现的挣扎与反抗,正是诺里斯对人性本质的深刻探索。 作为读者,我既为诺里斯笔下栩栩如生的海上世界所着迷,又为其中赤裸裸展现的人性阴暗面感到不安。这种矛盾的感觉就像站在甲板上眺望大海——既被它的壮阔所震撼,又对它的危险心存畏惧。诺里斯不给我们提供任何虚假的安慰,他就像个严厉的船长,强迫我们直视人性中最残酷的真相。 合上书页时,我的耳边仿佛还回荡着海浪拍打船舷的声音。这部作品最打动我的地方,不是它惊心动魄的情节,而是诺里斯那种毫不妥协的写作态度。他拒绝美化现实,坚持用最真实的笔触描绘人性与自然的较量。这种文学勇气在今天这个充斥着糖衣炮弹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2025年09月04日
查看更多书评

@《"莱蒂夫人"号上的莫兰》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