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左道
左道

左道

万志英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考察了中国宗教文化中财神、鬼怪等“左道”信仰的流变,揭示了其与商业发展、社会焦虑的深刻联系,展现了中国民间信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更多
书评  · 11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263093
23-25📚…… 翻开这本《左道》时,窗外的雨正敲打着玻璃,像极了书中那些被历史掩埋的隐秘回响。万志英笔下的中国民间宗教,既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也不是教科书上的教条,而是一张浸透血泪的符纸,在历史的夹缝中时隐时现。 2023年9月15日,读到"五通神"章节时,手机弹出某地官员拜"大师"被查的新闻。讽刺的是,这些被官方斥为"迷信"的信仰,往往比冠冕堂皇的意识形态更真实地映照着普通人的恐惧与欲望。权力与神祇从来都是相互借重的双生子,只不过一个穿着笔挺西装,一个披着褪色道袍。 万志英的学术刀锋太过锋利,有时甚至划破了研究对象的血肉。他将民间信仰从"封建残余"的标签下解放出来,却又将其钉死在"权力工具"的解剖台上。那些在田间地头流传千年的仪式,在显微镜下固然显露出权力运作的经络,但也失去了香火缭绕间的温度。就像我们这代人,用理性解构了所有的神秘,却再也找不回祖母拜灶王爷时眼里的光。 书中对"左道"与"正统"辩证关系的剖析尤为精妙。官方史书里的"淫祀",往往是底层百姓的精神止痛药。当我在温州亲眼见到至今香火旺盛的杨府爷信仰时,突然明白这些被贬为"不入流"的民间神祇,其实比玉皇大帝更懂得人间疾苦。他们像野草一样在官方叙事的裂缝中生长,用粗糙的木雕神像对抗着精致的意识形态牢笼。 最令人唏嘘的是书中记载的各类"妖人"命运。那些被正史记载为蛊惑民众的"妖道",或许不过是过早看穿了权力游戏规则的清醒者。就像今天某些被贴上"煽动"标签的声音,百年后回看,谁知道会不会成为另一种先知?万志英的局限在于,他始终保持着学院派的克制,未能完全进入那些"异端"信徒的内心世界。当我们在书斋里分析仪式的政治功能时,可能已经错过了信仰最本真的悸动。 合上书页时,电子钟显示凌晨三点。那些被正史刻意遗忘的"左道",此刻正在字里行间发出细碎的响动。也许真正的异端从来不是某种具体的信仰,而是所有敢于在主流叙事之外寻找答案的勇气。就像书中那个被官府追捕的道士,他留下的不是教义,而是一个在暴雨中依然高举的火把。
2025年09月04日
查看更多书评

@《左道》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