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索多玛与蛾摩拉
索多玛与蛾摩拉

索多玛与蛾摩拉

马塞尔·普鲁斯特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叙述者不仅描绘了 20 世纪初处于变革中的法国所存在的阶级矛盾,还揭露了巴黎贵族社会的腐朽,并对同性恋与性嫉妒这两个主题进行了沉思。这是普鲁斯特在其小说中首次探讨同性之爱这一主题,同时也剖析了性嫉妒对深陷其中的人具有何等毁灭性的影响。《索多玛与蛾摩拉》还毫不留情地剖析了巴黎腐朽的上流社会,以及必将取而代之的庸俗资产阶级的崛起。
更多
书评  · 8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514255
我在想,若是我生活在那个充满虚伪与矫饰的巴黎沙龙里,能像普鲁斯特这样用显微镜般的目光洞察人性的每一个褶皱吗?能在那些看似优雅的茶会中,捕捉到人性最隐秘的欲望与最不堪的真相吗?这部作品不只是在描绘上流社会的浮华表象,而是在向我展示一个天才如何用文字解剖人性——在那些精致的瓷器与高雅的音乐背后,藏着多少扭曲的灵魂与病态的欲望。 普鲁斯特笔下的世界让我既震撼又自豪。震撼于他将人性中最阴暗的部分如此赤裸地呈现,自豪于人类文学史上竟能诞生这样一位不惧真相的勇士。他用长达数页的句子编织出的不是简单的叙事,而是一张精密的人性图谱。那些看似冗长的描写里,藏着多少对人性本质的深刻洞察!我常想,现代社会何尝不是一个放大的沙龙?我们依然在用不同的方式表演着优雅,掩饰着内心真实的欲望。只是少了一个普鲁斯特来为我们做这场精神解剖。 昨日与友人讨论网络时代的虚伪人格,那些精心修饰的朋友圈与经过美颜滤镜的生活,不正是现代版的沙龙表演吗?普鲁斯特在百年前就已经预言了这种人性常态。他用文字教会我们:真正的勇气不在于展示完美,而在于直面自己的残缺与欲望。这或许就是这部作品最伟大的地方——它不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面照妖镜,让我们看清自己灵魂中那些不愿承认的部分。 读普鲁斯特需要耐心,但每一分钟的投入都是值得的。当你终于跟上他那蜿蜒曲折的思绪,会发现他带领你抵达的地方,是其他作家从未带你去过的人性秘境。这不仅是文学,这是一场精神的冒险,一次灵魂的洗礼。能够遇见这样的作品,是一个读者最大的幸运。
2025年09月03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15244
又一次翻开这本书,还是觉得喘不过气。普鲁斯特的文字像一把钝刀,慢慢割开皮肉。2023年10月15日,读到一半时手机弹出新闻"某富豪性侵案二审维持原判"。这世界从来都是这样,法律是给穷人准备的枷锁,富人总能找到逃脱的缝隙。 书里那些贵族沙龙让我恶心。他们穿着精致的礼服,说着漂亮话,背地里都在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夏吕斯男爵对年轻乐手的变态欲望,维尔迪兰夫人虚伪的文艺沙龙,还有那些道貌岸然的艺术家。每个人都在演戏,每个人都在互相利用。 普鲁斯特用了太多笔墨描写贵族生活。窗帘的花纹、餐具的摆放、裙子的褶皱,这些细节描写让人窒息。他好像要把每个角落都拍下来,连灰尘都不放过。读着读着就会走神,等回过神来发现已经翻了十几页,却什么都没记住。 最让我反感的是书中人物的虚伪。他们明明都是同性恋,却要装作正人君子。特别是夏吕斯男爵,一边标榜自己高贵,一边在暗巷里找年轻男孩。这种双重标准让人作呕。现在的社会不也是这样吗?那些在台上大谈道德的政客,私下里不知道干了多少龌龊事。 书里描写的爱情都是扭曲的。斯万对奥黛特的痴迷根本不像爱情,更像一种病态的占有欲。阿尔贝蒂娜和叙述者的关系更可怕,完全就是控制和囚禁。看的时候我在想,这哪是什么伟大的爱情小说,分明是一本变态心理实录。 普鲁斯特把简单的事情说得太复杂。一个眼神要分析三页纸,一次握手能写两千字。这种写法不是在展现深度,而是在炫耀技巧。普通人根本没耐心看完,只有那些自诩精英的人才会假装欣赏。
2025年09月03日
查看更多书评

@《索多玛与蛾摩拉》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