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葚供亲
【元代】《二十四孝》

蔡顺,字君仲,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葚,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曰:“何异乎?”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三斗、牛蹄一只赠之。

(东汉时期的)蔡顺,字君仲,年少时便失去了父亲,侍奉母亲极其孝顺。遇到王莽作乱的时期,年成不好,粮食不够,(他)便去捡拾桑葚,用不同的器皿盛放。赤眉军看见后问道:“(为什么)要分开盛放呢?”蔡顺说:“黑色的桑葚给母亲吃,红色的自己吃。”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于是把三斗白米、一只牛蹄赠送给他。

译文

(东汉时期的)蔡顺,字君仲,年少时便失去了父亲,侍奉母亲极其孝顺。遇到王莽作乱的时期,年成不好,粮食不够,(他)便去捡拾桑葚,用不同的器皿盛放。赤眉军看见后问道:“(为什么)要分开盛放呢?”蔡顺说:“黑色的桑葚给母亲吃,红色的自己吃。”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于是把三斗白米、一只牛蹄赠送给他。

注释
蔡顺:字君仲,东汉人 孤:幼年丧父的人。 事:伺候。 岁荒:年成不好。岁,年成,收成 桑葚:桑树的果实,成熟时黑紫色或白色,味甜,可食。 以:用。 异:不同的。此处异器为(两个)不同的器皿。 赤眉贼:即西汉末年樊崇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贼”是封建统治者对农民起义军的蔑称。 黑者奉母;赤者自食:黑色的桑椹(味道甘甜),用来供养母亲;红色的桑葚(味道是酸的),用来给自己吃。 悯:怜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