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滑州隔河望黎阳忆丁
【唐代】王维

隔河见桑柘,蔼蔼黎阳川。

隔河望见桑树和柘树,黎阳川上一片葱茏。

望望行渐远,孤峰没云烟。

越走越远频频回望,孤峰隐没在云烟之中。

故人不可见,河水复悠然。

老朋友已无法相见,河水依旧自在奔流。

赖有政声远,时闻行路传。

幸好你的政绩名声远扬,时常能在路上听到人们传颂。

译文

隔河望见桑树和柘树,黎阳川上一片葱茏。

越走越远频频回望,孤峰隐没在云烟之中。

老朋友已无法相见,河水依旧自在奔流。

幸好你的政绩名声远扬,时常能在路上听到人们传颂。

注释
滑州:今河南滑县。 黎阳:河南浚县古称。 孤峰:指大伾山,位于今浚县城东。 河:指黄河。
赏析

从题意可知,王维到滑州想起了丁三。前一天他在丁三家的晚宴上所作诗《丁寓田家有赠》最后四句说:“道存终不忘,迹异难相遇。此时惜离别,再来芳菲度。”表达了两人的深情厚谊,也表明了王维对黎阳城的眷恋之情。在黎阳渐行渐远后,这种情感越来越浓,因此他在《至滑州隔河望黎阳忆丁三寓》中说:隔着黄河遥望对面的黎阳,树木成林,绿意繁茂。渐渐地走得远了,黎阳那座孤峰突起的大伾山消失在身后的烟云雾岚之中。与对岸黎阳的丁三老友相见不知何日,只有那奔腾的黄河之水依然如故。黎阳那段半官半隐的田园生活,所给予的评论之声也已渐远,也许在以后的人生征途中偶尔会传来一些消息。此诗的字里行间隐藏着王维挥泪依依惜别的身影,难忘两年来在黎阳民间和睦相处的情景,难忘曾经的悠闲、舒心、自然的田园生活,可惜“望望行渐远,孤峰没云烟。”读者读后不难体会到那种牵肠挂肚的不忍离去之意。

作者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