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村童戏溪上
【宋代】陆游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译文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注释
雨后的溪水漫过堤岸快要跟堤相平,闲来观看村童们在刚放晴的傍晚的种种嬉戏。 有的骑着竹马跌跌撞撞冲进了泥坑,有的放着风筝,风筝横冲直撞的迎风飞鸣。 冬季的三个月就跟着塾师学习,农忙时节就回家跟随父兄耕田种地。 识字勉强能够应付租税劳役,何必为了做官而辛辛苦苦地打拼搏斗呢?
赏析

雨余:雨后。掠:拂过,漫过。

晚晴:放晴的傍晚夕阳。

竹马:儿童游戏,折竹骑以当马也。桓温少时,与殷浩共乘竹马。

踉蹡:跌跌撞撞,行步歪斜貌。

纸鸢:风筝,俗称鹞子。

三冬:冬季的三个月。古代农村只在冬季三个月中让儿童入学读书。

儒生:这里指塾师。

千耦(ǒu):指农忙景象。

粗堪:勉强能够。

供:应付。

赋役:租税劳役。

不须:不必要。

作者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