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17355
2025年06月28日
自仲夏至秋深潜心研读《李卫公问对》,凡两月有余。其中《攻守篇》《奇正篇》尤为精妙,每每展卷,必三复其义而后止。卫公用兵如神,其论虚实相生,奇正相合,真乃千古兵家之圭臬也。至于言辞之简练,思理之缜密,尤为后世所不及。掩卷深思,犹见卫公临阵挥斥方遒之态,令人神往。壬寅秋日筱堂记于姑苏。
李卫公问对
知书房
李卫公问对
李靖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何博士备论
知书房
何博士备论
何去非 著
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人物评论集。1卷,28篇。北宋武学博士何去非撰。书成后,深得翰林学士苏轼赞赏,两次奏荐,乞换文资,并附呈此《备论》,以证实其“文章议论”。该书现存26篇。书中对战国至五代的兴衰成败和22个军事人物的用兵得失进行了评述,旨在以史为鉴。该书认为,不能笼统地肯定或否定战争,战争既“有以 用而危,亦有以不用而殆”,重要的是看是否含乎“德”、合乎“顺逆之情”、“利害之势”。它强调,要赢得战争的胜利必须有“智”,“智”胜于“勇”,楚汉战争中刘邦“能得真智之所在”,所以战胜了一味争强斗力的项羽; “智足以役勇,勇足以济智”,认为隋朝杨素堪称智勇兼备。书中对如何用“智”作了多方面的论述:认清主要敌人,以战国时六国之亡,“自战其所可亲,而忘其所可仇”为鉴;攻防的主次方向要分明,以晋灭吴所以胜,刘濞之所以败为例证;主张灵活用兵,“不以法为守,而以法为用”,推崇韩信、曹操“出奇应变”,多谋善断。 为了以智胜敌,主张利用“谋夫策士”,东汉末孙坚之所以“功业不就”,就是因为无人“发智虑之所不及”。书中提出君将要和谐,认为孙武、司马穰苴、周亚夫、诸葛亮、王猛等历代著名将相都是“深得于君”,权不中御,因而才能“武事可立,而战功可收。”《何博士备论》褒贬历史人物不囿旧说,苏轼赞誉它“论历代所 以废兴成败,皆出人意表,有补于世”。当然,其中对某些人和事的评论,也难免有偏颇之处。
司马法
知书房
司马法
姜子牙 著
《司马法》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先秦时期军事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公元前356-前320年)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汉代对《司马法》评价很高。武帝时,“置尚武之官,以《司马兵法》选,位秩比博士”。(见苟悦《申鉴·时事篇》)司马迁称道《司马法》“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见《史记·司马穰苴列传》)。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司马法》共一百五十五卷。
投笔肤谈
知书房
投笔肤谈
何守法 著
中国明代军事理论著作。著者署为西湖逸士,似即为撰音点注的明代浙江人何守法,身世及生卒年不详。现存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弘锡堂刊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4年译注本。本书分上下卷,共13篇,以示“仿《孙子》之遗旨”(西湖逸士《投笔肤谈引》)。本书大体按所述问题在战争指导中所处的地位,次第排列。每篇又分为题解、原文、注解、注音和批评5部分。 “题解”阐述该篇的主要内容,指明与其他篇的内在联系, “注解”用于解释“原文”,且附有大量战例加以佐证。计上卷《本谋》第一、《家计》第二、《达权》第三、《持衡》第四、《谍间》第五、《敌情》第六;下卷《军势》第七、《兵机》第八、《战形》第九、《方术》第十、《物略》第十一、《地纪》第十二、《天经》第十三。
精选书评
知书客485535
兵法之巅,胜败之根。败时可读,胜时可读。将军能懂,小卒也能懂。白天可读,夜晚也可读。从头看到尾行,挑着看也行。重读有新意,初读有启发。打仗前要读,不打仗也要读。读书不如用书,用书不如体悟。带兵打仗的宝典,做人做事的明灯。读它十年不如悟它一句。悟透一句就能受用一生。
李卫公问对
知书房
李卫公问对
李靖
知书客178039
李卫公用兵之法,尽显其中。攻守之要义,战阵之变化,一一呈现。纵观卫公一生,行军布阵可谓精妙。进退之道,虚实之变,莫不精通,遂有百战百胜之绩。风起于微末,浪成于细流。所以卫公说用兵贵在先知,所有的胜利都是小的谋划积累而成,所有的败局都是小的疏忽所致。一问一答,皆为制胜良策,名将智者,造就经典战例。
李卫公问对
知书房
李卫公问对
李靖
知书客569142
兵书之糟粕,无聊之典范。读着烦,看着累,想着更累。从头到尾一个样,从尾到头也一个样。强撑精神看,昏昏欲睡时也看。将军看了头疼,小兵看了也头疼。打了败仗要看,打了胜仗也要看。打仗不如练武,看书不如实战。浪费时间!
李卫公问对
知书房
李卫公问对
李靖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