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刚读完《克拉丽莎》第四卷就忍不住想夸,理查森写得太牛了。他笔下的女主角简直绝了,在那个年代就能把女性心理写得这么透彻,这才是真正的超前。别的作家还在写花瓶女主,他已经让克拉丽莎有了自己的思想,会反抗会挣扎,完全不是那种等着男人来救的傻白甜。 看他描写克拉丽莎被逼婚那段,每个心理转折都特别真实。那些说18世纪小说都是道德说教的人真该看看这个,理查森根本没在说教,他就是把人性最真实的一面摊开给你看。贵族阶层的虚伪、父权社会的压迫,全被他写得明明白白。而且他写这些不是为了批判谁,就是告诉你事情本来就是这样。 最佩服的是他敢这么写女性。当时其他作家笔下的好姑娘都是听话的,就他敢写一个不听话的大家闺秀。克拉丽莎有自己的主见,会为了自己的原则跟全家人对抗,这种写法在1748年简直就是革命。现在看可能觉得没什么,但在那个年代绝对是大胆创新。理查森根本不是有些人说的那样只会写言情,他是在用小说探讨最深刻的人性问题。
克拉丽莎 - 第 4 卷
克拉丽莎 - 第 4 卷
克拉丽莎 - 第 4 卷
塞缪尔·理查森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你能原谅她吗?
你能原谅她吗?
你能原谅她吗?
安东尼·特罗洛普  著
在《你能原谅她吗?》中,特罗洛普开启了他精湛的议会小说系列,但在此书中,他关注的是爱情的权谋以及社会的要求。爱丽丝·瓦瓦索尔美丽聪慧,略带古板,在两个男人之间左右为难:正直却有些乏味的约翰·格雷,以及捉摸不定却魅力十足的乔治·瓦瓦索尔。她时而接受,时而拒绝他们的求婚,对自己是否值得被爱以及自己的爱是否有价值充满了不确定。 爱丽丝的困境引发了对自由选择、女性在受限社会中的角色,以及在情感僵局边缘的自我审视等问题的深刻探讨。再加上爱丽丝的表姐格伦科拉·帕利泽夫人更为宏大的困境。精力充沛、活泼迷人至极的格伦科拉嫁给了普兰塔金奈特·帕利泽,一位公爵爵位的继承人,而这位丈夫在议会事务中能找到激情,对人却无动于衷。格伦科拉仍在思念那个英俊却一事无成的伯戈·菲茨杰拉德,为了按家人期望成婚,她不得不抛弃了他。格伦科拉觉得自己这段年轻的婚姻徒有其表。她觉得没有热烈的爱情便无法生活,没有那种炽热、近乎悲剧的激情,她的未来将一片黯淡。 在此,特罗洛普审视了一段尚在试探阶段的婚姻,展现了婚姻所包含的所有自我牺牲、妥协以及勉强的奉献。特罗洛普引领我们走进他笔下人物痛苦的冲突之中,其刻画的深度与细腻程度在文学作品中鲜有匹敌。这是一部卓越的成就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