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饥饿
饥饿

饥饿

克努特·汉姆生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饥饿》讲述的是主人公因为贫穷而经常挨饿的故事,他靠给杂志写文章为生,但是可能好多天才能有一篇文章被选中,而他也没有其他谋生的途径,并且自尊心过强,对社会和他人有着比较自我的看法,从来不会因为金钱而降低自己的道德标准,故事的最后主人公选择了出海。
更多
书评  · 14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991884
"饥饿是一场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64270
饿到发疯的日子,真难熬。
2025年09月03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69378
汉姆生的《饥饿》像一把钝刀,缓慢而持续地切割着读者的神经。这种折磨却很奇妙地让人上瘾——当你以为快要承受不住时,突然发现刀锋上竟沾着蜂蜜。小说中那个在奥斯陆街头游荡的落魄作家,与其说是具体的人物,不如说是人类精神困境的完美隐喻。他饿着肚子写文章,却又把来之不易的稿费随手送人;他明明可以接受帮助,却固执地坚守着某种近乎病态的自尊。这些看似矛盾的行为,恰恰构成了最真实的人性图景。 与那些精心设计情节的小说不同,《饥饿》的魅力在于它的原始感。汉姆生摒弃了传统叙事技巧,用近乎野蛮的笔触直击内心。主人公不断变化的心理状态——从狂妄到自卑,从清醒到癫狂——像极了我们每个人在深夜独处时那些不为人知的内心独白。特别令人着迷的是那些突如其来的灵感闪光,主人公会在饥饿难耐时突然构思出绝妙的文章,又在得到面包后立即失去创作欲望。这种对创作本质的洞察,至今读来仍觉得惊心动魄。 小说的语言风格也独具特色。那些看似支离破碎的句子,实则暗含韵律,读着读着就会不自觉地被带入主人公的意识流之中。当描写主人公在街头漫无目的地游荡时,文字的节奏也跟着变得飘忽不定。这种文字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很多现代作家都难以企及的境界。 虽然《饥饿》出版已逾百年,但书中探讨的命题依然新鲜。在一个物质过剩的时代,我们或许不再为面包发愁,但那种精神上的饥饿感却从未消失。汉姆生用他锋利的笔为我们剖开了这种现代病症,让人在疼痛中获得某种奇异的慰藉。这大概就是伟大文学的力量——它不会给你答案,但会让你在迷茫中找到共鸣。
2025年09月03日
查看更多书评

@《饥饿》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