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18888
2025年08月01日
奇书,却让人难受。胡宏的《知言》,读着别扭,想不通。说什么都能看,其实看不懂。高兴时看不进去,心烦时更看不下去。聪明人觉得肤浅,普通人觉得难懂。迷茫时看了没用,得意时看了更烦。求佛不如拜佛,拜佛不如烧香。这本书就是浪费时间。道理谁都懂,写出来反而糊涂。想学道理的人别读,想看热闹的人也别读。
知言
知书房
知言
胡宏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春秋繁露
知书房
春秋繁露
董仲舒 著
西汉董仲舒撰。十七卷,八十二篇。其中第三十九、四十、五十四三篇缺佚。本书是西汉今文经学的代表作。《汉书·董仲舒传》说:“仲舒所著,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篇。而说《春秋》事得失,《闻举》、《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属,复数十篇,十余万言,皆传於后世。”后人将“说《春秋》事得失”的《蕃露》、《玉杯》、《竹林》之属数十篇编辑成书,并以《蕃露》之篇名为书名,称为《春秋繁露》。《隋书·经籍志》著录该书十七卷,宋《崇文总目》著录其十七卷、八十二篇。今本是宋朝楼钥的校本。该书以儒学为中心,杂以阴阳家之学,并旁采道、法、墨、名等家思想,发挥《春秋公羊传》之微言大义,形成了以“天人感应”目的论为特征的新儒学体系。在宇宙观上把“天”作为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建立了“天人感应”的目的论。在此基础上提出“王者承天意以从事”,确立了“君权神授”论。在思想方法上强调统一,认为矛盾是相对的,统一是绝对的,从而确立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方法论。在认识论上提出“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建立了以名正实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在人性论上倡“性三品”说,并根据其“天人感应”的目的论提出“三纲”、“五常”的名教思想。注解本有清凌曙的《春秋繁露注》、苏舆的《春秋繁露义证》。
孔丛子
知书房
孔丛子
孔鲋 著
人物故事集。 秦孔鲋(约前264—前208)著。六卷。鲋字子鱼,一名甲。孔子后代,居魏国,魏相子顺之子。承继家学,博通经史。秦并六国,奉诏赴朝廷,官拜少傅。秦始皇三十四年,丞相李斯建议焚书。鲋既惧祖宗遗典灭亡无求,又怕坑儒惨刑,遂携弟子襄,潜居故里,将家中《论语》、《尚书》、《孝经》等书,深藏宅院壁中。然后隐于蒿山, 召弟子百人,亲授其书。陈胜起义,鲋出山为博士,从军反秦。晚年因目疾辞官。鲋闲居故里,搜辑自孔子以来五位先祖言行,成此编。汉时,孔子九世孙太常孔减以所著赋与诗合为一卷,称《连丛子》附其后。全书三万九千余字,二十一篇,有《嘉言》、《论书》、《记义》、《刑论》、《记问》、《杂训》等。主要记载孔子、子思、子上、子高、子顺言行事迹。因系孔氏后人追述先祖,故事真情切,生动感人。某些篇章,含有一定进步思想因素,客观上暴露贵族统治者的贪婪与残忍。写作上采取正面叙述人物言行与侧面评论相结合方法,既突出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精神风貌,又显示出很高艺术性。孔子形象尤为具体鲜明,不仅有圣人之表,而且有圣人之德。有民国二十五年(1936)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了凡四训
知书房
了凡四训
袁黄 著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岁,写给儿子的家训,是中国一本著名的劝善书。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成书缘起作者在考科举之前认识了云南孔姓占卜师,孔先生帮他算出三场考试名次。结果次年赴考,三场都正确。让袁黄吓得半死。后孔先生又说,袁黄的功名将止于贡生,官至四川的一个县令,五十三岁时寿终正寝,无子。袁黄接受孔先生之建议,放弃医学,继续科举。因此认为宿命不容改变。37岁时遇见云谷禅师,透过云谷禅师教导积德行善并且传授准提咒,训练清净心与慈悲心,解说命运如何掌握在自身,宿命可以改变,于是自号了凡。从此积极为善助人,改过迁善,修正观念,不仅未于53岁寿终,且生下二个儿子,并于69岁那年写下《了凡四训》,最终寿命至74岁。《了凡四训》正是袁了凡要给儿子的家训。
精选书评
知书客266169
《知言》这本书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作者用简单的话讲明白了深刻的道理。他的观点很清晰,不绕弯子。全书逻辑很强,层层递进,读着读着就能明白他的想法。跟别的哲学书不一样,这本书不故作高深,而是实实在在地教你思考的方法。读完你会觉得自己变聪明了。最重要的,他把复杂的哲学概念分解成我们都能懂的小道理。这是一本能真正帮到人的好书。
知言
知书房
知言
胡宏
知书客198536
胡宏的《知言》很简短,但读起来挺费劲。别人都说这书讲心性修养,我却一直没搞明白它到底在说什么。书里那些话看起来很深刻,可是又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有时候觉得懂了,细想又发现还是不懂。可能是时代隔得太远吧,毕竟几百年前的书了。现在看这种书,总觉得和我们当下的生活没什么关系。
知言
知书房
知言
胡宏
知书客939635
自暮春始读胡氏《知言》,至仲夏方竟,历时两月有余。其论性理处颇得《中庸》遗意,然驳杂不纯处亦复不少,朱子讥其"语有病",实非苛评。五峰论仁以觉言性,自是一创见,然终不脱禅学窠臼,此其所以为湖湘学派之祖也。文辞简劲,时见警策,较之《近思录》终逊一筹。甲辰长夏枕葊漫记于沪上。
知言
知书房
知言
胡宏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