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狄更斯在《荒凉山庄》的结尾处给予读者一线光明,这并非为了粉饰维多利亚时代司法体系的腐朽,而是要让那团在读者胸腔中闷烧了整部小说的怒火,找到更理性的出口。当埃丝特最终获得平静生活时,我们感受到的不是简单的慰藉,而是对那个将无数人卷入法律漩涡的畸形社会更清醒的审视。狄更斯笔下那些被大法官庭吞噬的灵魂——从格里德利到弗莱特小姐——他们的悲剧早已在我们心中刻下难以愈合的伤痕。 这种带着痛感的圆满结局恰恰彰显了狄更斯的叙事智慧。他让阳光照进荒凉山庄的废墟,不是为了冲淡苦味,而是为了让读者看清这片废墟上每一道裂缝的纹路。现实中,有多少被拖垮的"理查德"能等到继承遗产的那天?多少"乔"能逃离贫民窟的暴毙?更讽刺的是,当1873年司法改革终于来临时,那些被旧制度碾碎的生命早已化作法律年鉴里的一个脚注。 狄更斯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埃丝特温柔的微笑,更是那个永远在旋转的法律陀螺的嗡鸣——它至今仍在某些文明的阴影里嗡嗡作响。当合上书本时,我突然意识到,那些看似遥远的故事,其实正在用另一种语法讲述着当下的困境。
荒凉山庄
荒凉山庄
荒凉山庄
查尔斯·狄更斯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